您现在的位置:

李潮平:共建“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共享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9-17 17:44:31 | 来源:中国双创 | 责任编辑:牛志鑫

2021年9月17日,中国双创与北京喜开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双方就共建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创新创业惠民工程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健康行动计划”。

据了解,该惠民工程将联合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以“健康中国行动”统领协调各部门,推动全社会共建共享,实现全民健康幸福工程。以下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双创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潮平的致辞与发言。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签约仪式在此举行,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双创发展办公室、中国创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年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对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对此,首先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即要科学理解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还要解决如何办的问题,即如何才能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确保共同富裕能够实现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总的来说,实现共同富裕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然而,全民健康才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基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提出,发展和应用好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5个方面的战略任务。这些举措充分说明“健康中国”是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指出,中国是健康促进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是世界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而开展“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以关怀和提高人们健康素质、保稳定促发展为宗旨,以健康惠民聚人心,以健康关爱为载体,可以把人们通常认为的“得了病再治病”的旧观念转变为治未病的健康理念,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为此,共同建设”全民智慧健康管理预防体系,“打造“智能健康-精准服务”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建立智能数据化“居民(职工)电子健康档案”,对于实现上述使命和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参加今天的活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变革生存、生活、医疗方式。

一是变革生存方式。近年来,公众的很多疾病与环境恶化密切相关,环境质量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干净的饮用水、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餐饮,直接关乎公众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未来的重大挑战。当下,我们应把“生态中国”“法治中国”“富强中国”“双创中国”“健康中国”和“幸福中国”建设有机统一,从城乡规划、建设到管理等各方各面,都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二是变革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共同倡导公众树立“5125”理念,关注身心健康。即:每天给自己保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推行这样的生活理念对于建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有益的。

三是变革医疗方式。变革医学模式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思维转折。有专家指出:目前人们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疾病也在大量爆发,不能简单归结于工业化带来的后果,实际上,过度依赖药物和过度医疗也是很危险的行为。因此,通过无限扩大医疗机构的规模,  一生病就打针吃药等医疗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

四是变革重“医”轻“防”的思路。慢性疾病需要得到有效治疗。应将预防关口前移,开展慢病防控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打一场慢性病防治的“人民战争”。医务工作者应该发挥健康教育者排头兵作用,引导公民做好慢性病的自我监测。同时,加强社会动员,编写通俗易懂慢性病防治知识问答科普读物,寓慢性病预防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治未病”才是人们应当关注的重中之重。

第二、全面全程抓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必须落实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从制度到流程到执行始终如一的坚持。实现管理模式转换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疾病管理模式向健康管理模式转变。有专家建议:要以“健康建设”为中心,以“营养、保养、调养、静养和修养”等方式,积极主动帮助人体恢复和提升自我康复机制及能力,降低以疾病防治为中心的“药疗、刀疗、放疗、化疗和电疗”等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模式的转换任务非常艰巨,涉及全社会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关机构利益获取方式的转变。

2.增强对健康管理的效益认识。健康管理可以降低个人、单位乃至全社会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美国的企业健康管理经验表明,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因此,一些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健康顾问的职位,用来对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管理和监督。

3.学习国外健康管理的一些先进方法。据媒体报道,德国《劳动保护法》规定,员工超过20人的企业应依法成立安全和健康委员会。委员会由雇主、员工代表、职业医生等组成,委员会下设医务、安全监督等部门,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在美国,从政府到社区、学术界、企业界、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机构、健康管理组织、雇主、员工、病人、医务人员,人人参与健康管理。

第三,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是一项民生幸福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并共建共享。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专项行动包括:健康知识普及、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等。而2021年是健康中国行动开展两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倡导“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因此,应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系列活动的主题,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首先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即“健康入万策”,发挥政府倡导和领导示范作用,动员多部门参与,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跨部门、跨领域协调联动,以健康中国行动统领协调各部门。其次要动员全社会各个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社会名流、世界华人齐参与,积极争取企业、团体、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的多方合作,积极筹集经费用于组织开展相关系列活动,以保证行动的实施,推动全社会共建共享,实现全民健康幸福工程。

第四,精心组织,科学实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活动组织机构,成立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全国活动领导小组和全国行动办公室,组建专家、顾问、导师团队为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各地的活动开展。

2.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手机APP等主流和强媒体,广泛开展健康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宣传。通过媒体的反复播放、登载,广泛传播,强化健康中国意识,使创新创业健康行动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组织开展示范行动。在社区、园区、校区、景区、营区、宾馆、家庭、乡村和食堂/餐厅等人群相对固定、集中的场所开展创新创业健康行动示范活动,树立典型,探索经验和模式,逐步推广,促进更多的民众加入创新创业健康行动之列,用健康梦牵手科技梦,托起人生梦、家庭梦、事业梦,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4.督导与评估。由全国活动办公室制订活动评估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定期组织内部评估,并委托有关部门开展外部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不断调整、扩展和完善实施策略和方案。全国活动办公室定期督导和评价活动的实施情况,及时提供反馈意见,定期向社会公布实施情况,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健康事业是国家的事业,更是我们的事业。中国双创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全要素服务,公益性支撑”的宗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建设、社会协同、市场化运营”的模式进行全面实施。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特别是在2021年,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强调“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我们中国双创的目标和责任。

健康弥足珍贵,小康指日可待。在此,我诚挚欢迎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参与进来,共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推进贡献智慧,达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筛查就业创业惠民工程的公共服务平台。并希望在座的各位嘉宾、朋友和我们一起,在推进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肩,砥砺前行,共创新的辉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正值国庆和中秋节日的到来,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双节快乐。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中国双创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