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厚植双创沃土 科创动力十足

发布时间:2021-08-03 09:09:42 | 来源:成都日报 | 责任编辑:牛志鑫

7月30日,“天川英才”杯天津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在兴隆湖畔的科学城举办,吸引了55支项目团队参赛。大赛以视频会议形式展开,聚焦天津大学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吸引高端要素聚集成都。

不同地域间创新资源穿梭与流动的背后,是城市科创脉络的延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成都科技创新动力十足。

协同创新

校院企地深度融合

一线科创成果涌现

本次大赛,参赛团队围绕金融科技、生命科学、环保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对企业前沿创新创造作了简要介绍,从企业角度展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科创成果。

此次大赛有不少项目来自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涉及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光声遥感等多个领域。这是该研究院立足四川经济发展需求,发挥天津大学科技、教育与人才优势的部分成果。

“成都人才有保障。”木木西里创始人、南京柔林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崔远驰说,成都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流入,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资源。此外,成都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目标。

据了解,过去两届大赛吸引了海内外天津大学校友和在校师生项目共计280余个报名,完成了超3亿元融资规模,形成了超百亿元项目估值,云遥宇航、华来科技、华芯智能、布尔科技等数十家行业领军企业及优秀科创企业已从中脱颖而出。

这些高能级项目的聚集,都离不开成都特有的优质“硬件”。

一座城市拥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这座城市的科研能力。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是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的缩影之一。引育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需求,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校院地协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65所高等院校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是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最强“基本盘”。

目前,成都围绕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产业生态圈,借助省校合作大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坚持对内挖潜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10余家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80家高校达成校院企地合作项目,总投资额270亿元;引入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家知名高校在蓉设立研发机构;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8家在蓉“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孵化高校师生创业企业近500家;积极推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近20家在蓉高校出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40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确权。

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正是成都实现“协同创新”的“秘籍”之一。

资源聚集

产业生态圈更加完善

企业人才生态协同发展

放眼全国,成都为何能不断吸引创新资源聚集?

越来越完善的产业生态圈联动反应。近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以视频连线形式召开了电子信息产业旗舰联盟第一次会议,这释放了两地将为加快打造各具特色、融合共生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的信号。

厚植双创沃土,同样的发展信号在成都产业功能区频频出现。

在做优创新生态链、培育功能区发展新优势上,成都正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创新策源地,全面启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当前,兴隆湖畔,西部(成都)科学城已精准落地中科曙光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16个,布局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空间轻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相机系统研制平台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6个,引聚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1家,引育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43个……

2017年以来,成都以产业生态圈构筑城市比较优势,以产业功能区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推动实现经济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4年来,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已成为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承载城市功能的重大平台、带动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撑,推动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能级平台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为核心,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一批“国之重器”;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面向全国知名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发展,引导大院大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围绕全市“5+5+1”产业,以及一些未来产业赛道,布局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字号”技术创新平台。此外,还将围绕先进算力、数据中心、技术成果转移、中试转化,构建为产业发展赋能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成都正积极打造要素聚集新高地,通过高效配置创新资源要素,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人才在创新中的决定作用、生态在创新中的聚集效应。同时,产业功能区也是成都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变革,是优化空间布局和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

动能强劲

瞄准高品质科创空间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在成都市五环路双楠大道段内侧1.5万亩空港中央公园旁,成都芯谷研创城正在加速建设;去年年底,天府海创园一期建成投用,项目二期正在火热建设中,预计明年年底将竣工……在成都产业功能区的布局版图之中,高品质科创空间是让创新创业成果生长的沃土,赋予成果转移转化强劲生命力。

西部(成都)科学城作为“一核四区”的创新极核,正不断联动产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能支撑。从天府大道一路向南,抵达西部(成都)科学城,环绕兴隆湖,天府新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就位于科学城起步区,以天府海创园为一个核心,川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和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为两点协同,辐射整个科学城众多科创载体,面积达100万平方米。

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都将提升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四区”创新转化能力,通过数字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与产业功能区相嫁接,开辟科学城发展的拓展空间。

如今,兴隆湖畔,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创载体云集于此。校院地协同创新互动频繁,不断加速,聚焦技术创新、项目攻关、成果孵化、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依托创新平台优势,一大批“卡脖子”难题正在攻坚,越来越多高端人才落户扎根,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砥砺前行。

动能强劲,着眼“高品质”,成都布局科创空间,着力生活服务生态化,围绕提升人才吸附力优化生活服务供给。同步配套建设设施完备的人才公寓、商务酒店、餐饮购物、体育文娱等载体空间,打造15分钟便利服务生活圈;针对科创空间高人流密度的交通出行需求,鼓励与TOD建设有效衔接,优化轨道交通接入,同步打造区域公共交通枢纽。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