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重启一周年 创新驱动活力迸发

发布时间:2021-04-09 15:06:57 | 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牛志鑫

春回英雄城,草长莺飞,处处人如潮涌。

2020年4月8日零时,离汉通道开启。经历76天“封城”,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迎来重启。

遭受疫情冲击时间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大,武汉经济总量一度面临断崖式下滑的严峻挑战。

一年来,英雄的人民牢记殷切期望,奋力前行。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发挥科创资源优势,激发内生动力,交出一份亮点纷呈的满意答卷。

抢抓新机遇、发展新经济,武汉活力迸发。

数字经济赋能“V型”反转

直面挑战,全力出击。去年一季度,武汉GDP雪崩式下跌40.5%,仅有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保持运转,不足全市10%。

重启后的武汉,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上下同心打响经济保卫战。

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送来“及时雨”。多个国家级盛会高频落地,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引武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依托“中国光谷”和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武汉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

40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到武汉考察洽谈,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京东方10.5代线、华星光电T4、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眼下,中金武汉数谷大数据中心园区一期正分阶段投入运营,二期项目年底将动工。项目规划总机架数4万架,装机容量48万台服务器,超级计算服务能力可达1000万亿次/秒,建成后将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安全等级最高、计算能力最强的大数据中心。

经过技术攻关,“东风造”电动汽车用功率半导体模块总体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价格便宜一半,年产30万套功率芯片模块的生产线将投入量产,打破国外垄断。

在光谷,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紧建设,待年中运营后将达当今全球算力的巅峰。

放眼江城,华为云、金山云、浪潮云、腾讯云、阿里云、中国电子云,中国6大数字领军企业已“组队”打造云产业重镇,助力武汉数字经济发展。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该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0%,“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已近万亿元。

去年3月后,武汉主要经济指标开始逐月逆势反弹,2020年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重返全国城市前10名榜单。

创新引领城市蝶变

去年,迎战疫情大考,武汉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靠的是科技创新。今年,武汉咬定12%的经济增长目标,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仍要靠科技创新。

2月28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首批新冠疫苗下线发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中部产业基地同日在武汉揭牌。目前,该所扩产10亿剂次新冠疫苗项目配套工程施工正忙,预计5月底建成投产。

3月26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全年营业收入约82亿元,同比增长约5.8%;国际化业务营收超过21亿元,同比增长26.56%。

3月29日,武汉以一场科技创新大会,吹响全力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号角。

会上,武汉发布科技创新“十大行动”,为未来5年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对“卡脖子”技术的攻坚克难成为重点方向之一。总金额1.35亿元的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公布。

英雄不问出处,谁能干谁来干。发挥科教资源富集优势,武汉面向全社会“揭榜挂帅”,引导科技自立自强。

同时,武汉提出全力以赴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7个湖北实验室在武汉揭牌。

武汉大学作为珞珈实验室牵头组建单位,与东湖高新区签约。“现在充满了干劲。”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珞珈实验室主任李建成表示,武汉大学将联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10余家单位共同建设珞珈实验室,着力突破空天科技领域的世界前沿科学难题。

蝶变正在发生。全球首个超高通量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球首款128层QLC三维闪存芯片等一批科技成果诞生,武汉创新步伐,从不停歇。(吴岩刘志伟)

文章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