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张福利建议:加大民办及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支持力度

发布时间:2021-03-08 10:21:12 | 来源:中国双创 | 责任编辑:牛志鑫

2021年两会召开之际,大连科技学院校长张福利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产教融合是升级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能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是建成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

双元制职业教育,起源于德国,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它指的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为办学主体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这种教育模式,在近40年间,“双元制”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借鉴与参考。

“中国的产教融合不同于德国的双元教育,中国产教融合是政府引领下的多元合作,包括政府、企业、行业、院校、教师、学生“六元”主体。”在谈到我国的产教融合与国外同行做法相比较时,张福利这样表示。

2014年至2020年,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已经初步形成和创造了产教融合的中国理念。

但张福利同时也认为,虽然近年来,民办和地方高校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问题也依然存在。

1、企业主体作用体现不强,没有直接解决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瓶颈”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主动是不够的,产教融合要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让企业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目前,地方政府出台扶持企业为主体,进行产教融合的政策很少,很多难以落实。

2、第三方对产教融合的统计和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在构建协同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产教融合成效评价缺乏中介组织和服务性企业的参与,很难形成阶段性典型经验和成效总结。

3、产教融合相关方利益没有有效得到保障,还没有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产教融合之所以较多地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下去,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方的利益关切还没有得到很好保障,根源在于体制约束。校企合作是渠道,产教融合是结果,现有体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还有诸多限制,束缚了学校的手脚,就很难深化产教融合。

而在谈到校企业全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张福利认为,“产教融合是民办及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民办及地方高校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数量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民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定位都是以应用型为主,专业都从地方产业和行业发展而设置,培养目标都是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确定,大部分学生就业都选择留在了地方。

民办及地方高校是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教育。民办及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以地方经济的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可以使高校的专业与产业与专业相衔接,进行订单式培养,从根本上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因此,民办及地方高校迫切需求人才培养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是民办及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访谈过程中,张福利还从高校从业者的角度,为产教融合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地方政府应健全产教融合的相关法规政策制度,并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政策上给予支持。产教融合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是产教融合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在产教融合中起着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必须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加强政策导向,制定合理的法律保障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建立规范有序、运行有效的合作机制。

2、大力推进政校协同育人机制。地方政府和高校应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党政机关、优质企业与高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共同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基地,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3、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路线。通过多种方式对民办及地方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引导高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定位、凝练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政府和高校应联手规划、共同投入、重点打造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和成果转化。

4、深化科技创新合作的模式。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高校的强势学科和科技优势,引导高校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地方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民办及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融通创新,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和深度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高水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5、民办及地方高校应提高办学理念,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民办及地方高校是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教育。民办及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以地方经济的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走校企合作之路。民办及地方院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为地方企业服务的理念,在学校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等各方面狠下工夫。民办及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不断增强自身的合作能力。

访谈的最后,张福利特别强调,产教融合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的新机制,也是检验应用型高校办学成效的“金标准”。通过以技术进步为主轴,一方面以行业企业创新需求为引领,贯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全过程;另一方面以知识创新转化为引领,贯通产业应用、人才供给各系统,重塑了多维、开放、连接、融合的知识和技术创新发展逻辑与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双创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