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浸润于丰厚传统文化所获得的文化自信,让中国音乐家能够热情地拥抱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其为我所用,以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使中国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经历了技术理念上积极借鉴他山之石的阶段,今天的中国作曲家们更加关注当代生活,努力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选取创作题材、激发创作灵感
每位艺术家的创造,都是奔流不息的艺术长河的一朵浪花。传统因发展的驱动焕发新的活力;创新因传统的承续呈现新的内涵,因借力技术成果得以提速
当前,中国音乐家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他们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汲取传统文化内涵,融现代性、民族性、独创性于一体。汲取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精髓,扎根泥土突显民间文化特征,深入表现时代精神,依靠新技术、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上下功夫——当代中国音乐,为人们展现出可喜景观,从中可以获得有益的创造创新启示。
深度接通传统音乐文化,赋能当代音乐创新
传统因发展而有活力。对任何一种文化传统而言,继承和发展都是其保持成熟和健康生态的两翼,缺一不可。琵琶艺术家刘德海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宝贵经验。面对传统经典,他创造性地演绎《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平沙落雁》等经典古曲,使历经数百年传承的艺术珍品散发出新的人文气质;面对“非遗”传承与民间乐种保护,他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开一代琵琶演奏艺术之新风。以继承为基石的同时,他凸显原创作品的民族化、生活化,创作《天鹅》《昭陵六骏》《听茶》等作品,并通过融汇中外名曲,让琵琶这一千年古器与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刘德海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民族音乐现代化、专业化转型的缩影。正是浸润于丰厚传统文化所获得的文化自信,让以刘德海为代表的中国音乐家,能够热情地拥抱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其为我所用,以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使中国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每一次呈现都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创造。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中国悠久音乐历史留下的足迹并不多,人们大多只能从文献典籍、壁画雕塑中去想象它的历史。今天,越来越多的音乐家投身到复兴古乐行动中:吴文光、龚一等琴家在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对存世的古琴曲进行创造性的打谱诠释;音乐史学家陈应时经过多年苦心孤诣的探究,将其破译的敦煌曲谱成果搬上舞台;谈龙建和她的演奏家同仁们致力于对《弦索十三套》的抢救性演奏传承;多位琵琶演奏家和理论家联手,深入开掘《华秋苹琵琶谱》的文化价值,共同推动古乐走向当代观众。
对现在的受众而言,能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不仅是一次全新的艺术体验,而且会从观念上丰富我们对传统的认知;与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接通,也将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自信和动力。
深扎脚下这片土地,赋予音乐文化新的内涵
扎根泥土,熔铸创新。向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学习,是当代音乐艺术获得创新动力的另一条有效途径。作曲家赵季平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他为电影《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水浒传》《大宅门》等影视作品所作配乐和歌曲,至今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我始终是站在泥土地上写作。”赵季平的这句话道出他数十年来始终保持旺盛创作力的原因。近年来,年逾古稀的他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交响音乐,如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交响乐《风雅颂之交响》等作品,无不是在诉说自己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情感与思考。
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音乐家从中获取无穷无尽的素材和灵感。小提琴吟唱出典雅清丽的越剧曲调与古老传说,《梁祝》的魅力跨越国界;散发着泥土芳香的中国民歌和交响乐技法交相辉映,《炎黄风情》成为当前在世界各地上演率最高的原创交响乐作品之一。如何既保持浓郁的民间韵味,又充分彰显作曲家原创性和文化品位,王建民创作的系列曲目,给出具有启示性的回答。他的系列作品分别以贵州苗族音乐、湖南民间音乐、西北民间音乐为素材。
投身生活,在记录时代的同时实现创新表达。经历了技术理念上积极借鉴他山之石的阶段,今天的中国作曲家们更加关注当代生活,努力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选取创作题材、激发创作灵感。在2019年的歌剧舞台上,先后出现以国歌创作者聂耳、田汉,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人为主角的原创作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当代音乐人正积极响应倡导,力求通过音符“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抗击疫情过程中,诞生了大量优秀歌曲,传递着温暖、信念与勇气。这其中既有出自专业音乐家的《我们》《大爱苍生》等作品,也有出自职业音乐人之手的《坚信爱会赢》《你安好,我无恙》等歌曲,感动无数听众,凝心聚力。
借力技术成果,加快艺术创新步伐
伴随信息技术对人类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态的影响日渐深入,技术驱动的效能日渐显著。尤其随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不断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从文化传播领域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日益成为文化建设的增长点,推动文艺创作拓展疆域,加快创新步伐。
一场网络晚会引起广大网友强烈回应的,是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一段“民族器乐串烧”表演。见惯时尚新奇的青年人,用铺天盖地的弹幕表达自己初识中国民乐的激动与赞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产生的独特魅力,可见一斑。
在新技术背景下,一场世界性的音乐潮流正在形成,即以追求“现场聆听”“精致音响”为特点的音乐正加快向“云端”转场。原本在音乐厅才能欣赏到的高雅音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艺术家在与“粉丝”的云端互动中,也收获了宝贵的听众反馈,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和传播提供新的实验场域。比如作曲家谭盾的新作《武汉十二锣》借助5G和3D技术,以网络直播形式完成首演。作曲家站在空旷的舞台上,通过巨型电子屏幕,指挥现场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共同完成此次演出。武汉锣深沉厚重的音响交织着女高音空灵飘逸的吟唱,首演当晚,吸引全球7000万观众实时观看。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从线下到云端的转场,而是音乐在网络时代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见证。从当前各新媒体平台上层出不穷的高热度新作来看,这种融合预示当代音乐从创作手法、表演形式、传播媒介到审美标准等整个生态的改变。无数云端音乐厅此起彼伏,演奏者不必同台就能完成水乳交融的合奏。在消解了具有高度仪式感的外在形式后,音乐艺术最本真的属性得到凸显,艺术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借由数字技术大大增强。
每位艺术家的创造,都是奔流不息的艺术长河的一朵浪花。传统因发展的驱动焕发新的活力;创新因传统的承续呈现新的内涵,因借力技术成果得以提速。在转化中发展,在传承中再造,这是文化创新发展的规律。具有开创性的艺术探索,无不在对待传承与发展关系中体现出多维、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这不仅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