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中国这样走来--《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发布时间:2019-11-12 08:50:47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牛志鑫

1949年3月31日,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总前委《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和4月3日中央军委的复电。这里的京指的是南京,当时是蒋介石政权的首都,沪是上海,杭就是杭州。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就是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开始进行了渡江战役的,所以渡江战役也叫京沪杭战役。渡江后,4月23日,解放军就胜利占领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49年2月5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令,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为了加强渡江作战的统一领导,2月 11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同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在渡江作战中“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中央。”也就是说,淮海战役总前委,直接变成了渡江战役总前委。

1949年3月31日,邓小平主持起草了这份《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并于4月1日以总前委名义,报告中共中央军委并告刘伯承、李达、张际春等。

首先,《纲要》判断了蒋军兵力有关情况,指明了渡江目的。提出:甲、蒋军集结于上海至安庆段之兵力,计有二十四个军七十二个师,共约四十四万人左右。其中直接担任江防者,计十八个军四十九个师。乙、我第二、第三两野战军全部,以歼灭上述全部或大部蒋军,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为目的,决于四月十五日十八时,以全线渡江作战,开始进行本战役。

其次,《纲要》提出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分析了人民解放军渡江后敌军可能作出的几种抵抗部署,制定了作战纲领,提出了应变方略,指出:只要我军渡江成功,无论敌人采取何种处置,战局的发展均将发生于我有利之变化,并有可能演成敌人全部混乱的局面。

最后,《纲要》提出了渡江作战的部署,规定了渡江地段及展开方向,并且具体明确了二野、三野各兵团的作战方向、任务及指挥联络等。这个《纲要》,后来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1949年4月3日,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中共中央军委代拟的复电。内容是:总前委:卯东电悉。同意《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通过这件档案可以看出,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军委对渡江战役的进行十分重视。大家看,电报上面,这里的等级是AAAAC,表示重要程度的最高等级也就是十万火急;附注这里写有:发后,送刘朱周任阅。指的就是五大书记中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

为了促成国共和谈,毛泽东从四月二日至十一日,分别致电总前委邓小平、陈毅,第二野战军领导人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第三野战军领导人粟裕、张震,告诉他们:依据谈判情况,决定我军推迟一星期渡江,即由十五日渡江推迟到二十二日渡江。但是,四月二十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断然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一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联名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根据这个《命令》,由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乘风破浪,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长期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渡江战役,解放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全国22年反动统治的结束,为新中国的成立扫除了政治障碍。渡江战役后,新中国成立的脚步就越来越快了。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