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中国这样走来--《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发布时间:2019-09-24 15:26:03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牛志鑫

1942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手稿。这是关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一件重要的指导性档案。

加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的重要一环。但是, 1940年冬,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军政部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弹药、被服等,并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频繁的“扫荡”、“清剿”,实行“三光”政策。加之华北又遭遇历史上少见的特大灾害,所以,从1940年冬开始到19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陷入严重困难之中。

毛泽东在手稿中写道:“1940年及1941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药,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窝。人家用停发经费与封锁经济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

到1942年,敌后根据地的军队减少了五分之一,总人口减少了一半。鲁南八路军战士有半年用树叶、地瓜秧、花生皮等掺一点粮食吃。面对困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解决粮食(问题)。同时开展减租减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南泥湾就是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一个典型,在八路军的生产运动中,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1942年12月,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该文后来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改为《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毛泽东在报告开头第一句话就说: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历来就是我们的经济工作与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还指出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影响经济,但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

发展经济,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用发展经济而不是用增加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可以说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一个特点。

毛泽东在报告中,将“边区经济,分为民营、公营两个方面。民营经济就是一切私人的农工商业,公营经济则是政府与军队所经营的农工商业。”而“这两方面的作用与关系:民营经济是为了解决边区一百四十万人民的生活,同时以租税的形式援助政府与军队……在这里适用的原则,就是公私兼顾或曰军民兼顾。”他明确指出公私兼顾也可以说是军民兼顾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党员政府不注意动员人民并帮助人民发展农工商业,则人民生活既不能改善,抗战需要亦不能供给,其结果就是军民交困,军心民心不能巩固,一切也就无从说起了。所以,党与政府用极大力量注意人民经济的建设,乃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中,党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的领导人都以身作则,参加到生产运动中去。毛泽东也身体力行。1943年初,他在杨家岭窑洞下面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朱德总司令也组织了一个生产小组,开垦了三亩菜地。1943年,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纺线比赛,周恩来、任弼时、李富春等领导人争先参加,任弼时夺得纺线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1943年春,毛泽东挥笔为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成绩展览会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

主持人: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各敌后根据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大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军队和政府用多种形式帮助群众发展农业生产,同时还力所能及地发展起工业生产,自己生产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使各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这不但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更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