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中国这样走来--《毛泽东同意新四军到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争的电报》

发布时间:2019-09-23 15:12:15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牛志鑫

1938年2月15日,毛泽东同意新四军到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争致项英、陈毅的电报。这是关于新四军去华中敌后抗战的档案。新四军成立后,于1938年2月开始向皖南和皖中集中,这份电报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毛泽东首先同意项英等人前一天关于集中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的电报意见。但又强调指出“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四军基础。如有两个支队,则至少以一个在茅山山脉,另一个则位于吴兴、广德、宣城之线以西策应。”

这就进一步具体指明了新四军的行动方向。也就是着重于苏南。因为苏南地处南京与上海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据这个电报,新四军先遣支队于5月中旬进入江苏镇江地区,6月17日在镇江至句容的韦岗之间打了一个伏击战,毙伤日军20多人,击毁汽车4辆。新四军初到苏南,首战告捷。蒋介石致电叶挺,称赞韦岗战斗“斩获颇多”。之后,新四军第一和第二两个支队,在苏南先后取得新丰车站、新塘、句容、王耳陵等100多次战斗的胜利,很快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范围达十多个县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在茅山建立根据地,靠的不是石山、土山,而是“人山”,也就是人民群众。茅山,乍一听满以为是林莽茂密的山区,实际上部队一到,“吃惊的是茅山完全是一个童山”,山上只有茅草,游击队无法隐蔽。新四军派出民运工作组,深入乡村,发动群众,成立租息调整委员会等各种群众抗日组织,用“主佃协商”、“让租让息”来解决民生问题,调动群众的抗日热情。同时,还主动组织救济等方式争取群众力量。另外,他们还争取了一些社会上层人物,支持新四军抗战。

这种热爱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做法,使苏南人民从一开始的同情新四军,到支援新四军作战,甚至发展到了带枪上阵、参加作战。

中央很支持新四军的做法。在1938年5月4日毛泽东给项英的电报中就说到:“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虽有困难”,“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会能够克服这种困难”。

可见,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都是管用的。群众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就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

毛泽东在5月4日还电报指示项英:“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是的,后来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苏、浙、皖、豫、鄂等省,都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敌后战场的主力军之一,成为日军在华中的一个劲敌。新四军的敌后抗日,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