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灵,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现任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副科长,目前在凉山州援彝。
2015年,通过学校的就业宣传我了解到了选调生这个群体,被一批又一批农大学子志在四方、深入基层、造福人民的信念所感动。恰逢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到校宣讲,我感受到四川省对青年干部细致入微的关爱、清晰明朗的培养计划,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北京的高薪厚职,成为一名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2015年7月,我刚参加工作豪情冲天、信心满满,心里全装的是“为家乡的改变贡献力量”,然而在琐碎繁冗的工作中,我有些迷茫了,总感觉浑身的劲无处可使,摸不清工作重心,找不准努力的方向……但组织上每一步的精心安排、每一次的悉心培养,让我一点一点地明白了什么是民生、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就让我快速成长,完成了两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第一次蜕变:由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宁可自己脱皮,也要农民脱贫”的驻村干部。
根据组织安排,2015年10月,也就是我参加工作的第3个月,到仪陇县安溪潮村驻村,负责整个驻村工作队的日常工作。
安溪潮村三面环山,窝在一个深山坳里,手机完全没有信号,用村干部的话说就是“深山石头窝,出门就爬坡”。可职责在身,由不得我有半点退缩。在走访贫困户时,看到有的蓬头垢面,下午三点多才吃午饭,只有一盘咸菜下饭;有的三个儿子两个残,两间住房五口人,已经十四岁的小儿子连床都没有,一直睡在拌桶里……我的心被这一幕一幕深深地触动了,眼睛禁不住湿润了起来。我把我的生活和他们过的日子一比较,我逐渐明白了来这里帮扶的责任。明白了责任,才知道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扛起肩上的千钧重任:“农民不致富,我就不回家!”
安溪潮村全村4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38人,2014年人均年纯收入仅2480元。老百姓最怕的是穷、最盼的是富,最渴望的是有致富的门路。我们经过考察论证、分析研究,决定引进四川省农业龙头企业绿科禽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20万只现代化蛋鸡产业园,44户贫困户每户贷款5万元入股,每户每年能够分红1.5万元。然而,面临大额贷款,一些村民反而“打退堂鼓”。有人说:“我们本来就穷,还要贷这么多款,万一亏了,八辈子都还不清。”我知道农民“心中没有底”,就与贷款村民签订承诺书:如果村民发展产业亏了钱,就是卖掉城里的房子也要帮助村民还清贷款。这样的承诺、这样的举动,为村民壮大了胆量,坚定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
印象最深的是谭显本大爷,谭大爷家中2子,大儿子外出务工,能自给自足,但不能照顾家里,二儿子长期瘫痪在床,每天要花去医药费80元。谭大爷为了家中老二,已经将仅有的房子卖掉了,在村口处搭建了一个临时棚暂时居住。当我们走访到谭大爷家中,给他带来通过发展蛋鸡养殖脱贫致富的消息时,谭大爷忧愁的脸颊上漏出了一丝希望的微笑。但是,当听到需要贷款5万元时,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踌躇了半天对我们说:“我家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一下贷这么多钱,如果亏了,就是把我的命搭进去也还不清。”看着老人坚决而又朴实的眼光,我既感动又心疼。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我决定拿出自己的工资积蓄2万元,再向亲戚朋友借了3万元,垫资5万元帮助谭大爷入园发展产业。
在大家的努力下,安溪潮村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春节,村里格外热闹,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了,还以为走错地方了。原来的通村路变宽了,通社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房变成了2层的小洋楼,手机有信号了,天然气通到了家门口,水龙头打开就有自来水了。山沟沟里建起了20万只现代化蛋鸡产业园,508亩山坡地变成了果园,108亩水田变成了标准鱼塘。安溪潮村的老百姓都爱笑了,连打了四十年光棍的老农民都有媳妇了。
这次蜕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驻村帮扶,就是要把村子当故乡,认乡亲作亲人,用心去倾听,用情去交流,用爱去奉献。
——驻村首在“驻心”。组织给予厚望,只有用心付出,为渴望帮助的父老乡亲付出一片丹心一片情怀。
——驻村理当“助村”。不管压力再大,困难再多,只要用心干事,自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驻村更应“注情”。学当奉献山乡,情暖父老乡亲,只要用心诠释,自有一腔暖流一腔大爱。
第二次蜕变:由一个驻村干部变成了一个“不畏艰险、敢闯敢试”的援彝干部。
根据组织安排,2018年7月,跟随南充市原副市长(现凉山州副州长)入凉进行援彝,主要从事脱贫攻坚工作。
在大凉山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要有不怕牺牲的为民情怀。凉山是典型的“直过地区”,至今,11个贫困县一个没摘帽,除州府到县之外,很少有三级以上等级公路。很多贫困村都位于海拔2500米的高山上,每次下乡,车子就行驶在悬崖峭壁上,穿梭在飞沙走石中,窗子外面就是万丈深渊。尤其是进入9月份,山上开始起雾,能见度不到2米。到了11月中旬,阴山路面就会结冰,人在上面都站不稳,何况是车。到凉山工作不到一年就3次遇险,一次是车子被飞石砸中,还好只是砸中侧门;一次是下雨天车子打滑,还好在离悬崖边50厘米的地方停住了;一次到木里暗访,遭遇暗冰,车子就在海拔3000米的悬崖边上胡乱打圈,还好最后停住了。可以这么说,所有在凉山工作的干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
在大凉山要想转变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必须用猛药祛沉疴、亮利剑斩病根。开会百次不如暗访一次。针对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组建暗访组,带队到11个深度贫困县进行暗访。暗访组白天直接进村入户,事前不打招呼、事中不要陪同,全程录音录像,把没有落实的事、把不在状态的人找出来,现场连线追踪相关责任人,要求其“对出现的问题给出解释,对下一步怎么干给出答案,对好久能干完给出时间”。平均每个县21名干部做检讨,最多的一个县32名干部做检讨,全州总共有238名干部做检讨,其中县级干部78名。通过暗访,刺痛了干部神经,引起了强烈反响,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在大凉山贫困群众要想持续增收,必须用足用好“以购代捐”这一好政策。凉山脱贫攻坚最大的难题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协助领导组织筹备了“以购代捐”公益晚会,会上与各市(州)、中省机关、国企、央企、高校等243家单位签订认购协议,金额27.3亿元,让老百姓真正优质优价地卖农产品,不愁价格低、不怕没得销路。截至2018年底,全州通过“以购代捐”卖出农产品1.5亿元,带动6.5万户贫困户27.84万人,户均增收2308元。
这次蜕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只要心中装着彝区百姓,只要敢于担当,就是再高的山、再险的路、再难的事,都挡不住我们干事的热情,都难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当干部,就是要时刻把群众记在心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亲人。
——当干部,就是要不计个人得失冲锋在前,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当干部,就是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主动想事、主动担事、主动干事。
为群众干事,时间总是过得那样快;为组织分忧,时间总是那样短暂。回首三年多来,一直十分庆幸自己能够遇上这个伟大的时代,有脱贫攻坚的大战场,有学有所用的大舞台,参与建立的脱贫奔康产业园模式,在全国推广。回首三年多来,在这个百炼成钢的大熔炉里,我不断成长,参与总结撰写的《南充模式:脱贫奔康产业园》获汪洋批示,撰写的《南充市产业扶贫总结》被经济日报收录。回首三年多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我都收获满满,生活上今年即将迎来第二个宝贝的降生,工作上领导满意、同事认可,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苦干标兵。
最后,我想用一首叙事诗以此明志,致敬我的援彝岁月,并向组织汇报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学而本为农,从未想过要入彝;
家乡贫困已全摘,三区三州更需吾;
家中幼儿才三岁,家中妻子又怀胎;
辗转反侧难决策,最终决定赴彝区;
从此离家上千里,再见妻儿需视频;
初入彝区遇三险,飞石打滑遇暗冰;
走村入户访真贫,彝家户中人畜居;
不禁两眼泪湿润,更觉此行不白来;
深入调研找办法,苦思得来三两计;
脱贫摘帽难在哪,精准对标是根本;
缺啥补啥为脱贫,群众满意不能忘;
暗访督查转作风,倒逼干部苦实干;
以购代捐找门路,从此农民不愁销;
易地搬迁是关键,配套产业不能忘;
大力奖补发产业,助农增收全靠它;
彝家儿女尽欢颜,脱贫实为有钱花;
以此明志留彝区,不破贫穷誓不返;
待到三年脱贫时,再以成绩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