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辽宁省第一届看海经济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8-11-01 16:50:47 | 来源:中国双创 | 责任编辑:牛志鑫

10月27日上午,辽宁省第一届“看海经济论坛”在大连科技学院PEIM新工科教学中心圆满结束。



10月25-27日,孙春兰副总理在辽宁省视察时指出的:“教育事关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在东北振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近年来,辽宁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实现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次论坛由大连科技学院发起,其宗旨是研讨辽宁省新旧动能转化的突破点、体制机制的发力点和辽宁省新经济增长模式的爆发点,为我省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双创发展办公室主任,中国创业创新发展委员会主任李潮平、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国家知识产权局沈阳代办处主任王庆林、辽宁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张悦、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服务业处处长来茂生、辽宁交通广播新媒体总监王雷、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迟承超、大连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明书、硅谷全球创业者学院院长李琳、大连科技学院校长张福利教授、大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李宝章同志及大连科技学院副校长刘义贤同志出席了本次论坛活动。


王庆林主任讲话(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

论坛由大连科技学院张福利校长主持,王庆林主任首先发言。大连科技学院作为一个民办本科高校,能发展到这个规模,特别是在学校“新工科”定位,轨道交通、新工科和大数据优势学科上的发展态势,让人感到振奋。我也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到大连科技学院,能遇到这么多的业界专家。

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讲,大连科技学院是工科院校,双创分为创新和创造,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讲,分为五大体系,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无论打开网页或是报纸,包括电视上的评论,一提到知识产权,百分之九十八都指向保护,但我看来,保护只是一个过程,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的前提是创造,双创应当是基于这种知识产权运用的前提。

知识产权运用的是指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形式。我觉得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如何调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最主要看新工科的问题,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在这一过程当中,要从学校源头来讲,重点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从创造力角度来讲,要引领和发展创新;从运用角度来讲,要驱动创新。

从科技成果转换和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具体实例的校企联盟来说,重点是知识产权的运用,如何来实现知识产权的转换,但这所有转化是一个点的问题,知识产权是一条线的问题,从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和管理一体化的问题来说,如何来进行牵动,我觉得我们学校在教学工作当中的实施,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实际上来讲,从我们最近与各高校的接触当中,高校的人才科技成果堆积如山,怎能够把这些东西进行转化,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于大学生创业,尤其是创业创新。关键是要抓典型,不是从现在这个角度考虑。从知识产权来说,我们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这段过程中,就一定要按照全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否则再创造,创也创不出来。就像刚才处长所说的一个技术变成一个产品需要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重点在于如何开发这条线路,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而这一点不是说全校谁都能做出来的,也不是说像一个企业一样。必须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合力来完成这个工程。这是一个创业工程,不是一个活动,恰恰相反,我们全校都一样,搞一个项目,重点在于学生之中。所以说我们现在 ,需要合理整合,由企业带动大学生创业,让大学生创业不发懵。这不仅仅是老师的成果,还是社会的成果。带动大学生创业,不仅要有热情,需要建立这种机制体制。

刘铸局长:(双创升级版)

创新创业进入新的阶段,如何升级?在此我有几点建议如下: 一是提升高度。面对新形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座谈讲话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双创”。高校要认真学习,仔细研究、领会精神,落地实施,取得成效。加强校企、校产、校地(校区)合作,推进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紧密结合。助推高校和企业转型发展,切实推进高校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 二是扩展广度。创业是富民之本,创新是强校之源。鼓励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尤其是建设专家库、项目库,结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全面完善的指导服务体系。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任务,也是高校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创造能力、鼓励创业精神,激发同学们创新、创业的激情的重要途径。 三是挖掘深度。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双创周、讲座、沙龙、大赛、成果展示等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同时要给予舆论方向上积极的引导,力争打造“永不落幕”的双创活动盛事。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构建好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培养具有“双导型”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有效的指导。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创新创业项目,整合多方资源,协调合作,创建创新创业新共享平台。 四是创新角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开拓新领域。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切实推进高校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做高校创新创业生态教育的先锋,抓住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做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先行者。


来茂生处长:(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看了轨道交通实验室,能够看到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的发展史,看完以后非常兴奋,我们一个民办高校可以把教育搞得这么正式,我相信这个专业的学生走出校园后,都是投身社会的优秀人才,就业率会很好,包括高铁和地铁的发展,都离不开这方面的人才。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很多成果还处在试验室阶段,没有进行中试,这样的成果直接到企业很难转化。所以,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一定要把成果处在什么阶段搞清楚,这样才能精准转化。同时,高校既要教学育人,也要开展科学研究,开展产学研合作,让学生掌握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情况,学生毕业才能在一线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前置和精准转化问题。


张悦处长:(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货运班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在推动我国铁路货运的集装箱化、多式联运、运行效率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大发展。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开行数量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开通欧洲班列65条,一共1万1千列,途经欧洲15个国家44个城市。“一带一路”的铁路跨境运输是继海运、空运之外,发展对外贸易,形成促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物流支撑之一。比如海运到欧洲,一般情况需要30—45天时间;但铁路平均时间约为13—14天,比海运节省了20多天。

辽宁省铁路网密度较高,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通过满洲里口岸,与俄罗斯铁路直接连通,是我省“辽满欧”等中欧班列的大通道,可以把辽宁地区及日韩等邻国产品送达中东欧的内陆国家。随着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需要像大连科技学院这样的大学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培养更多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来满足发展需求。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而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大数字经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与全国电子商务发展大趋势一样,近年来辽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每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但辽宁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特别是跨境电商运营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培养跟不上市场和行业发展脚步,校企之间的相互合作与资源对接还很不完善,教育培养人才体系应该加快改革。

现在电子商务从线上线下跟实体紧密结合,电子商务不是虚拟的,它不仅销售了企业的产品,还安排了大量就业。去年全国电子商务就业人数4250多万,辽宁就业人数68万,这还不包括那些做微商的人。大连科技学院通过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把大数据与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让更多的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行业内能够得到认同,就能够在就业岗位上站稳。因为人才的流失,需要我们只有不间断的培养人才,才能留下 一部分人才在辽宁,才能对辽宁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希望科技学院在创新创业面能对其他学校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争取走到全省前列,甚至全国前列。


 迟承超:(大连创新创业政策解读)

大连现有高校28所,在校大学生约30余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9万人左右。从统计情况看,大连市这几年的人口总量还是净增的,但高学历青年人处于净流失状态。大连市一直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通过健全“六个一批”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体系,增强城市就业吸引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关键就在于我们高校培养的人才和市场需求是脱节的,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我看到大连科技学院在双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很多项目在全国和省、市大赛中都获得了奖项。尤其是我们刚刚参观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训基地,既是我们高校人才培养的场所,同时也是铁路职工业务培训的场地。大连科技学院与起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直接对接,如果其他高校在双创方面、在校企合作方面都能像大连科技院一样,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就不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了。

为把大连科技学院建设的更好,我们也希望,我们这个政策会更好的有助于大科院发展,我们这个计划现在,针对的就是大连各个高校的毕业生,想法从五个方面来。

第一,支持高校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开展订单订制式人才培养,促进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变,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良性互动。

第二,建好公共就业服务对接机制,组织开展以“立业大连”为主题的对接活动,促进高校学子与重点区域、产业项目、龙头企业对接,让我们的社会需要与大学生有机衔接。

第三,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为高校学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机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新经济领域就业。

第四,就是要激发高校学子创新创业的潜力,研究制定符合高校学子创业需求的政策措施,推动创业载体建设,把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直接对接到高校。

第五,要健全保障激励措施,包括放宽落户限制,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方面的我们都在做一些措施。下一步,我们要把大连科技学院作为一个点,看看在政策服务等方面还有哪些需求,推进我们的供给与高校的需求有效对接。


徐明书发言:(如何服务创业者?)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年来,大连市政府非常重视。人社部门围绕构建完善创业者“想创业、会创业、能创业、创成业”保障体系,突出创业带动就业。现在,大连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新组建了大连市就业服务中心,将就业、创业、培训、职介等服务职能整合到一块,更好地服务于创业者。学校的“双创”和社会的“双创”还不太一样。学校“双创”应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方法和动力!学校培养的“双创”人才用来适应社会、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学校开展“双创”的角度来看,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我们对于大学创办这个项目,有这几个想法。一是学校开展“双创”有好的基础,领导也非常重视这个项目,无论是建设创业孵化平台,还是众创空间,都要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场地、项目指导、资金、财税等一条龙服务,可以申请享受市级创业孵化平台政策补贴。二是学校这个创业平台应该是开放性平台,所谓平台就是整合资源共享的载体,把各种资源都聚集在一起!创业者不局限于在校生,也可以是毕业的,可以导入一些社会元素,鼓励老师带学生创业,多种模式并举。三是我们学校的平台培养的一些企业,优秀的人都很好,也可谓创业苗圃。但每一届都有一部分学生要创业,那么之前的学生就不能老占着这个地方,因为资源也有限。所以这些创业的人,毕业以后要和社会对接起来,我们会帮助他们推送到社会上的园区和基地,让他们健康成长!


李潮平:(大学生创业“卡”在哪?)

在11年就提出怎么样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解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引进来。我们高校引进什么呢?就是引进企业,国务院多次出台过《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每个高校拿出不少于1000平米实训基地引进企业来帮助大学生创业  就业。那么引进来,不是因为某一个企业跟你有关系,你就让他进来。我们应该是放开,让优秀企业带着资金,带着项目,带着导师进来。企业引进来就是为了培训学生创业就业的问题。我们培训学生选择的是三步走。

第一步是教学,就是教他怎么就创业。以一学期为标准,每一个企业在每学期带不少于50个学生,学习6个行业类别,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每个学期学习一个行业类别,当然还可以在这个行业不断的深造学习。这样才能够实现让学生真正进入社会,学会就业创业。

第二步是实习,就是企业家出资金,学生自己当老板。当他在创业过程中有发生错误偏差,比如知识产权等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家就能以自己的创业经验及时摆正他的创业方向,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创业之路。

第三步是实践,让他们独立创业。学生经过了系统学习、实习过程后,他们就可以进入社会独立创业。如果学生觉得不可以独立创业,还能来继续学习。这样的话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就比较高。那么企业投钱投人投力,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呢?实际上,企业培养了人才,同样,企业自身也为自己培养了人才、发掘了人才、积累了人才,同时还可以输送人才。

二是走出去。就是说高校可以安排学生到不同实训基地、孵化园区、企业进行创业实训。学生到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进行实训,可以充分借助于实习扩大接触面与体验多种不同的职业机会,也因此使得自己的人脉关系类型多样化。这样,学生的就创业机率也大大提高。

刚刚迟承超处长说大连有28所大学,我们可以把28所大学,来做一个示范点,每个大学引进50家优质企业,把大连做成一个示范城市。所以我希望在座的领导、专家、企业家,携手共同来做好这件事。


李宝章书记:(新工科是大连科技学院的特色之路)

我于去年8月来的大连科技学院,以前在大外做党委副书记。福利校长比我晚来半年。他来了以后对学校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思路。顺着这个思路,学校正在快速发展。不管是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已见成效,科技学院逐渐在向着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前进,总体势头是好的。刚才,大家对科技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指导意见,也给了很多的鼓励。在此再次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光临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真诚地希望对我们科技学院未来的发展更加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势头也比较好,当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明年我们学校迎接教育部合格评估,压力也很大。全校上下都在积极准备。再次感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张福利校长发言

大连科技学院是位于中国黄渤海分界线上的新工科大学,学院以新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定位,坚持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 “专业→学业→就业→职业”四位一体,打造人才培养链、科研链、就业链、创新创业链、资金链、产业链六链融合的新机制,形成了初具特色的 “专创融合、内外融合、产学融合、专兼融合”四融合特色的“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学校对新工科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进行了试点探索,建设国内领先的“PEIM新工科教学中心”,为新工科教改提供教学场景和信息化教育平台。独创的专业融合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PBLIE教学模式输出全国300多个高校。

我校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近300项,省级奖项400余项。其中,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2项。

2018年10月,中国双创号辽宁服务中心、硅谷创业者学院大连分院落户大连科技学院,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为辽宁省高校创新创业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对大连科技学院的支持和帮助!欢迎大家参加2019年辽宁省第二届看海经济论坛!


文章来源:中国双创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