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雷朝滋:“顶天立地”高校科技工作新举措(四)

发布时间:2018-03-29 13:58:58 | 来源:中国双创 | 责任编辑:牛志鑫

   主持人:咱们教育部对推动新时代下,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会有哪些新的举措,咱们教育部科技司又会对支持创新创业工作有哪些新的考虑吗?
   雷朝滋:按照十九大的要求,进入新时代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也要有新的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这是总书记讲的。按照十九大的要求,教育部党组也提出了要有奋进之笔,要实施奋进之笔行动。教育部对高校的科技工作也作出了新的部署。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珠峰计划呢,其实珠峰计划这个含义非常明确,那就是要争世界第一,因为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党的十九大政治工作报告,对基础研究讲的这么明确、讲的这么具体,这在过去好像还没有看到过,在党的政治工作报告当中就基础研究讲这么多,提这么高这么明确的要求,我觉得这个是非同寻常的。所以我们高等学校必须要有所作为,因为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也是我们高等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高等学校肩负的国家使命,第一个举措就是要在高等学校实施基础研究的珠峰计划。
   珠峰计划主要围绕“四大”开展:第一个是大团队。在一些领域,要集聚、培育大的团队。在一些学科,我们要建前沿科学中心。在这些领域,在这些学科,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从现在的跟跑并跑尽量争取领跑。现在国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入的有相当多的学科,但是这里面哪些学科能够尽快的进入到领跑位置,这就是我们珠峰计划关注的重点,这就是前沿科学中心要关注的重点,这第一个大就是培育大团队,建设前沿科学中心。

   第二个是大平台。不管是建一流学科还是一流大学,都要有一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大平台。国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们要做重点的布局,要在高等学校进行培育。大平台我们采取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争取在国家层面立项建设,第二个层次就是要争取省部共建,第三个层次就是高等学校自己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基础条件保障,研究手段的突破,是我们实现原始性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三个是大项目。在大平台、大团队的基础上,培育大项目。有了大平台、有了大团队,就有条件来培育大项目。部里在这方面要作出一些部署,特别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有一些大的项目的前瞻培育。
   第四个是大成果。有了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那么产出大成果,应该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大成果的产出就不简简单单是科技成果的问题了,这个对“双一流”建设,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一流人才的培养,那是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的。当然这些成果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国家的安全,都会是重要支撑。这是基础研究,我们要实施珠峰计划。
   二、开展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大家知道这次十九大提出了七大战略,应该说这七大战略与高等学校都密切相关。我们前面提到的在高等学校实施的珠峰计划是顶天的计划,那么开展服务国家战略的行动就是立地的行动(顶天立地)。我们重点在一些战略实施方面做了一些部署。



   比如军民融合,因为习总书记讲的军民融合,与前好些年讲的军民融合在内涵、层次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我们高等学校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把高等学校定位为一个枢纽的位置。因为高等学校一头连着军,一头连着民,要担当起枢纽的重任。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教育部按照十九大精神已经开了会,做了专门的部署,我们很快要下发发展规划,对工作进行系统的推进。
   还有就是“一带一路”建设,高等学校也要肩负起重要的使命,要充当先行官的角色。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一个重大的行动。应该说现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高等学校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的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科技合作,包括合作办学。在合作办学当中科研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这个方面我们也要发挥很好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雄安新区建设。千年大计,高等学校在雄安新区建设方面也要作出应有的贡献,教育部也在考虑和河北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加强对接、加强沟通,来支撑雄安新区的建设。还有总书记提出的国家科创中心的建设,一个是上海科创中心,一个是北京科创中心,这都是国家中心、国家使命,高等学校在科创中心建设中也要发挥很好的作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部署,我们和北京市和上海市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学术影响的科创中心,高等学校要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还有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院校已经行动起来了,以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牵头的乡村振兴战略联盟已经成立。当然除了农业院校,其他院校在乡村振兴当中也是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的。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开展服务国家战略行动,我们简称为立地行动,“顶天立地”嘛。    
   三、推动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还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理念,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的制度框架下,协同创新应该大力的提倡、大力的推进。协同创新也是组织科研一种非常好的一种方式,新时代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还要大力推进。
   四、科技支撑教育方面要有一些新的突破。应该说高校的科技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创新对教育科学的发展的贡献还是不足的,支撑是不够的,所以在新时代这个方面要有大的突破。
   在这里我想说两个方面:
   一个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按照十九大的要求,教育部也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主要是要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来变革、创新我国的教育,包括办学形态、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可能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来推进教育的发展。可能不光是教育观念会有大的转变,教育教学流程都可能会再造,模式、机制都会有大的变化、大的创新。二个就是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过去教育科学研究主要是社会科学的范式,我们觉得自然科学还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支撑教育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利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推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的交叉融合,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现在对教育规律的研究,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还是有他不足的地方,实证研究非常的缺乏。现在有了大数据,有了云计算,完全可以让教育科学,特别是对教育规律,对人的发展、对人的认知规律研究可以更深入一些,也可以提高这些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这样的话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可能就不再是经验式的,就会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可靠。在新时代这方面要有大的作为。
   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努力,今年已经在国家基金委增设了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申请代码,开辟了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稳定的资助渠道,这个可能会对我国的教育科学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很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这个可能还真的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对于我国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可能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五、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在科研育人方面要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科研育人应该说我们过去也在做,但进入新时代以后,这是中央对高校科技战线明确提出的政治任务,是一个直接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过去在这方面应该说高校的教师也是自觉或不自觉的都在做,应该说在科研育人方面也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撑是最大的、最主要的。进入新时代以后科研育人不仅继续要在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创造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科技工作重要的独特的有效的支撑作用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立德树人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在创新创业人才的价值观塑造方面要承担起重要的任务,因为科技工作把育人责任肩负起来,贯穿到整个科技工作的全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报国情怀、民族的责任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专家说科研育人可能是最有效、最高级的育人形式,特别是在立德树人方面,可能是其他的方式不可比拟的,有明显的优势。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要肩负这个责任。
   六、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深入推进,特别是国家出台的三大政策。我们要抓好落地落实,要真正让政策的红利释放出来,要让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有获得感。
   这里我也强调几点,一是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我觉得科研经费还是要强调回归本源,回归本质。科研经费就是科研经费,不要承担科研经费以外的功能,如果让科研经费承担了本质以外的一些功能的话,可能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今后高校科研不要一讲就是项目就是经费,要营造一个更加清新的、更加安静的学术环境。我在很多场合讲过,重利的学术环境首先是不利于原始性创新,静不下心来,不大可能做出重大的原创突破。二是不利于育人。三是不利于合作。科研经费还是要回归它的本质,它的功能就是支持科研的,其他的功能不要让它承载,尤其是解决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不要直接和科研项目经费挂钩,包括国家现在已经出台的间接经费,科研项目的间接经费,学校应该统筹使用,不应该和具体的项目、具体的课题组挂钩,这样不利于营造好的学术环境。
   再一个就是成果转化,大家都比较关注,中央也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既要强调发挥国家政策的优势,要把政策用起来,保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积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也需要强调,也要强调成果的转化也是科研人员的使命,也是你的职责。我们承担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是纳税人的钱,我们也有责任让科研成果产生效益,回报社会、回报纳税人。所以我觉得也要强调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能单纯强调一个方面。



   高等学校在科研人员待遇方面,要大胆的利用好现在出台的一些政策。现在实际上允许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学校可以大胆的去试,特别是对于优秀人员,骨干人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这个是可以做的。
   在人员聘用方面,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通行的一些规则,真正的实行聘用合同制。让合同制真正的落实,不要让一些人有合同没有执行合同,还有的合同写的非常的虚,这些都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弄虚作假的学术风气对学生影响不好。今后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七、高校科技工作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非常重要。高校科技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化认识。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新的举措,我大概谈这七个方面。
   至于谈到新时代,教育部科技司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会有哪些新的支持措施,会有哪些支撑,可能还是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首先还是在平台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出台新的措施,为大学生、为高校的教师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支持。今年就要启动双创示范园试点建设,要依托高校的科技园区,依托科研基地来建设双创示范园,推动师生创业。我在前面也讲到了,现在高校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师生共创,现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方式、一种有效的形式。
   第二个方面,我们还是要进一步的通过创新,包括推动成果的转化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水平,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指导学生,教师自己要有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必须具备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这个非常重要。从科技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有这方面的优势,在提高教师的能力方面要做出贡献。
   第三个方面,我们还是要推动成果转化助力师生创业。成果转化首先就是转化为教学内容,现在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我觉得科技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可能在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就会启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创业的想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方面,学生要去创业,如果没有科技成果就很难实现基于创新的创业。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我是主张如果真正要休学创业的话,最好是基于创新的创业,而不是摆地摊。因为摆地摊可以毕业以后去摆,那是个人职业选择,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基于创新的创业就必须有科技成果支撑,没有成果支撑就很难去创业。老师有大量的成果,在明晰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带着老师的成果创业,或者和老师共同创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想在这三个方面,还会继续做好我们的工作:一个是平台,建双创示范园;第二是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第三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来支撑双创,支撑创新创业,我就谈这些。
   主持人:好,我们相信咱们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对我们创新创业的支持也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效,今天非常感谢雷司长,我们的访谈就先到这儿,感谢各位网友,我们下次再会。
   雷朝滋:谢谢各位网友,各位网友再见,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双创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