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这个背景中,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雷朝滋:进入新时代以后,特别是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新的使命、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按照这个要求来对比,应该说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也还是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或者说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我们考虑大概主要是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第一个不适应就是长期追赶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与世界强国新目标不适应。因为进入强国建设时代,我们要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要为人类作出重要贡献,那我们就不能再是一种追赶的思维、追赶的态势,我们必须要强调原创引领。至少在一些学科,在一些领域我们要进入领跑的位置,因此我们要把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始性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二个就是片面的追求经费和规模的扩张与内涵发展的新要求不适应。十九大报告对高等学校提出了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从内涵式发展角度讲,高校科技工作就不能还是像过去那样依靠经费项目来驱动,可能更多的要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着力,特别是营造真正能够让我们的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潜心学问,这样的学术氛围更加重要。也只有在这样的创新环境氛围下,我们才可能在更多的领域实现原创引领。
第三个就是过去采用的名利激励手段和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与原创引领的新使命不适应。所以高校科技工作评价的办法可能要从过去简单的强调数量、强调规模这个角度,转到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营造扎实的学术风气,清静的学术环境,能够让学者踏踏实实潜心学问,讲究水到渠成,这个非常重要。
第四个不适应是现在的科技管理模式与强调科教融合的现代大学特征不适应。今后科技管理从模式上,从机制上可能要更多的强调如何有利于推动科教融合,有利于促进科研育人,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大学的建设,也只有通过创新型大学的建设,推动科研育人,培养具有报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我们认为存在的不适应的问题大概是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