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教育部科技司,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雷司长您好!
雷朝滋: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雷司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今天主要想专门针对高校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来进行一次专题访谈。党的十八大以来,咱们高校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高校科技创新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提供了哪些支撑呢?
雷朝滋: 好,十八大以来,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也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的成就,体制方面也取得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研究成就辉煌。可以概括成“两个不到、五个60%和两个80%”。“两个不到”指R&D(科技)人员占全国不到10%,R&D经费占全国不到8%。但是我们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还有60%以上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重点研发等重大科研任务,建设了60%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60%以上国家(科技)三大奖。院士、杰青、千人、万人这些国字头的人才计划,我们这些人才达到了60%以上,这是“5个60%”。“两个80%”指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占到全国科技论文总数的80%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们也超过了80%。这是从科学研究的方面,我们应该说是成就辉煌的。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跃升。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来看,“十一五”实现零的突破,“十二五”高等学校占到三分之一,到了“十三五”优先启动的项目里面,高等学校占到了半壁江山。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了三步大跨越。在科技成果方面,我们在很多的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态势,已经从以跟踪为主,达到了跟跑、并跑和领跑“三跑”并存的状态。这个变化也是历史性的。
三是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学校组织科研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创新,组织机制有了一些创新。包括我们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评价改革都在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学风态势也实现了趋势性的扭转。
四是服务社会需求贡献巨大。五年来,高校服务企业社会获得的科研经费接近1800亿元,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度超过了130亿元。特别是我们依托科技园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师生创新创业和众创空间建设,高等学校的科技园区都成了重要的聚集地。
五是科教融合效益倍增。我们高等学校不仅是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高等学校的科技活动还支撑着164万硕士研究生和34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是“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这些项目计划的开展,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全国来讲,教育科学基础研究也实现了破题,在2018年基金委新增了新的申请代码,对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开辟了稳定的资助渠道。科教融合的理念深入人心,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依靠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已普遍形成共识。
六是高校科技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我们高等学校进入ESI千分之一的学科、还有发表的CNS的论文,都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中国高校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占到了全球总量的1/8,这个数量还是比较惊人的,应该说进步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进入世界四大排行榜的高等学校也达到了98所,比五年前翻了三倍。我们高等学校参与的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计划,也是不断的增加。我们高等学校的很多学者也在国际组织任职,应该说中国的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成为了常态,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大大的提升,在世界学术共同体当中,中国的声音应该说是更加的响亮。
应该说从这六个方面说明我们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在十八大以来还是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的成就,从体制机制方面也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刚才主持人谈到我们高校的科技工作、科技创新对创新创业的人才都做了哪些支撑,我想可能有三个方面对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还是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是平合支撑。我们大学有很多的科研基地,都成为了我们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重要的实习实践基地,特别是我们的大学科技园区。因为我们的科技园区在全国有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有820多万平米的孵化场地。我们现在在孵的大学生企业,就是大学生参与创业的企业现在达到了近9000家。应该说大学科技园成为了众创空间,特别是学生参与创业的创客空间一个重要的聚集地。这是从平台支撑的角度。
二是对教师能力提升的支撑。因为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提高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老师如果自己没有创业,自己没有创新的实践,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就难以胜任,在这方面应该说对提高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支撑还是比较大的。
三是成果的支撑。因为大学生创业,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创业,我们强调是基于创新的创业,我觉得跟社会上普通老百姓的创业还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因为高等学校毕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的地方,所以我们比较提倡创新型创业。如果是基于创新的创业的话,科技成果就很重要了。很多老师的科技成果可以拿去转化,这样可以带动师生去创业。现在高校师生共创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双创的非常重要的特征。所以我认为从这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给予了重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