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在波兰举行

发布时间:2017-09-20 14:05:11 | 来源:人民网 | 责任编辑:牛志鑫

人民网华沙9月16日电 (记者暨佩娟)9月15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波兰科兹明斯基大学共同主办的2017首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在波兰华沙开幕,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界、商界、学界共约300人与会。各方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创新共赢的新模式,认为“16+1合作”将为中东欧国家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致辞表示,当前中国与中东欧进一步发展关系面临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希望各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在“一带一路”和“16+1合作”框架下的各领域交流合作,将合作意愿尽早转化成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惠及双方民众,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再上新台阶。

2016年,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总额下降3.3%,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总额却逆势增长了9.5%。波兰科兹明斯基大学经济学教授、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对人民网记者说:“16+1这一地区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机制,已带来良好的变化。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总额在增加,我们对华出口额的增长比往年都快,中国企业对这个地区也追加了很多新的投资。”

波兰经济发展部副国务秘书帕维尔·郝隆日(Pawel Chorazy)在开幕式上致辞。

波兰经济发展部副国务秘书帕维尔·郝隆日表示,中波关系已经上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双边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希望中东欧和波兰不仅是新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货品的最终运输目的地。

中东欧是欧洲经济发展的潜在增长点,“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都将中东欧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投资热土,中资企业在中东欧的投资有诸多成功案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在会上做主题演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将中国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等领域成功的发展模式带到海外,为沿线国家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连接中国和欧盟市场的通道,并为中东欧地区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他对人民网记者建议,中东欧16国中,有11个都是欧盟成员国。如果把一些制造环节搬到中东欧16国,将有助于开拓欧洲市场。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伟在会上发言。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伟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双向投资和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他说:“中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新能源、机械制造都是中国企业要来投资的领域。我们也需要欧洲国家的精密制造、精密仪器。中东欧地区的农副产品质量很好,价格也很适中。”

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会上做主题演讲。

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介绍说,目前中东欧国家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只有1.2%,低于欧盟平均值0.9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可与中东欧优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合作,尤其在电子商务、旅游服务、数字技术和远程医疗领域,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他表示,中国—中东欧基金为中东欧地区不仅带来资本,也带来中国合作伙伴,帮助中东欧国家的优势产品和服务开拓全球市场和进入中国市场,支持中东欧地区的企业做优做强。

捷克布拉格新丝绸之路研究会主席、捷克前副总理兼外长扬·科胡特(Jan Kohout)

捷克布拉格新丝绸之路研究会主席、捷克前副总理兼外长扬·科胡特对人民网记者表示,“16+1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方向一致,彼此相互提供支持,“中国和中东欧十六国在历史和经济上一直都有许多联系和共同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中东欧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启迪。中国在机械、研究、教育和商业方面在中东欧做了不少项目,我们十分欢迎双赢的合作”。

在会上,波兰家禽肉商会、波兰Sante食品公司、琥珀国际咨询公司等波兰企业的代表与同方威视波兰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波兰公司等中国企业的代表共同分享了案例,并进行了交流与对话。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创办的商学院,在上海、北京、深圳、加纳阿克拉和瑞士苏黎世5地设有校区或教研基地。自2012年起,中欧已连续三次举办欧洲论坛,为中欧企业搭建经贸往来的交流平台,为欧洲企业发现和捕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商业机遇提供新思路。


文章来源:人民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