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贡献中国智慧 助力全球发展——专访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李伟

发布时间:2017-08-29 09:48:54 | 来源:新华社 | 责任编辑:牛志鑫

题:贡献中国智慧 助力全球发展——专访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李伟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

近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在北京启动运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希望中心为研究交流发展理念、促进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知识中心致力于改善发展知识有效供给和交流互鉴、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机构将如何总结提炼中国发展道路和经验?如何助力全球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李伟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履行大国责任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2015年9月26日,我国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根据中国政府的安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了国际知识中心的筹建任务。

“这是中国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新机构,更是促进全球发展问题研究和交流的新事业。”李伟说,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全球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美、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许多国家至今仍未找到适合其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李伟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新的、更加宏伟的目标。同时,全球也面临一系列更加复杂的风险和挑战,如民粹主义、恐怖主义、逆全球化、地区冲突、气候变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等。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发展的新理论、新智慧。

面对新目标、新形势、新挑战,世界期待倾听中国声音。“国际知识中心的成立,正是中国顺应时代要求、回应国际关切、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李伟说。

8月21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正式挂牌,开启了沟通互鉴、共谋发展的新篇章。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中心的正式启动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的发布发来贺信,认为这两项进展证明了中国政府在实现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努力和坚定承诺。

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发展经验备受关注。

李伟披露了这样一组研究数据: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153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123美元;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1990年处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组别的47个国家中,中国目前是唯一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组别的国家。

“世界很多国家期待对中国发展实践的系统化研究和理论化提炼,期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李伟说。

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国际知识中心将如何作为?

李伟介绍,国际知识中心是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研究平台。在理论研究方面,将设立经济建设、政府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分领域的工作组和一个综合研究组。

在实践研究方面,国际知识中心将开展多方面的案例研究,当前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基于中国以点带面的发展实践,根据重点城市、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线索,优先选择园区发展经验作为典型案例。二是从维持社会安定有序,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优先开展政府如何培育市场方面的案例研究。三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培育两类投资性项目,优先选择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案例,如儿童早期发展与儿童营养及健康项目。

“要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形成关于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的系统总结,并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李伟说。

助力全球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共同应对更加复杂的挑战、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是不可回避的难题,也是国际知识中心开拓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方向。

国际知识中心将成为共建共享开放的国际化机构。李伟表示,将加强与全球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国际知识中心的愿景,是在3年左右成为全球发展知识网络的重要成员和有关发展知识供给的有效渠道。一方面,要将国际知识中心打造成统筹协调国内外发展研究资源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把国际知识中心打造成各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国际发展问题的交流平台。

古特雷斯说,希望中心与多个联合国机构的伙伴关系能够促进知识分享,特别希望中心与南南合作办公室的伙伴关系有助于扩大经验交流和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李伟表示,中心将不辜负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殷切期望,努力成为全球发展知识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和知识供给的有效渠道,为促进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