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创造力经济模式下的协同创新

发布时间: 2017-01-11 11:28:55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曾在东莞流传千年的莞草种植和编织技艺,如今深陷“无草无人”的困境,仅在东莞中老年人的脑海中留下些许记忆碎片。近日,莞草在创新团队的努力下,蜕变成时尚的灯具、茶几、地垫等创意家居用品,千年莞草迎来新生,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目前举行的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成果展上,类似的18个项目惊艳亮相,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参观,不少企业家表达出合作意向。在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看来,广州美术学院与东莞通过实现全面的战略合作,将课堂引入实践,将实践惠及地方,已然产生了要素优化配置的化学反应,为学校和地方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座城市的转型,不单是产业的转型,如果市民素质与文化不提升,这个转型就不可持久,得不到巩固。一年来,广州美院与东莞地方政府双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吸引和聚集国内外文化、科技创新资源,着力解决文化创意产业中关键和共性的大问题,全面提升东莞产业创造力,以创造力经济助推东莞“倍增计划”等战略。

  新样本

  全国首个艺术院校牵手地方政府

  “通过这次的协同创新项目成果展,对研究院成立以来的项目进行梳理。这么短时间内,项目的推动、落成、落地呈现出一个很好的面貌,有了成绩,非常难得。”黎明对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作为国内首个高等艺术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广州美院与东莞的牵手颇具样本意义——对东莞来说,其传统制造业实力强劲,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与创意的智力支撑。而对于广州美院而言,一所美术学院的发展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双方需求互补,产业与创意之间找到了充满活性的介入媒介。

  “东莞制造加上文化创意,势必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促进东莞市民的文化需求和整个面貌发生改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广阔。”黎明表示,广州美院已将与东莞的合作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战略高度,作为学校新时期的重要抓手,建立“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平台,实现效能的最大化。

  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黄树忠表示,研究院的中心工作就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渗透到东莞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去。整个过程中,院校、地方政府、研发机构、企业、资本紧密结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创新、创意的动能。

  研究院首批推进的协同创新项目,围绕“美丽乡村”“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三大主题,各专业团队超过1000人次深入到东莞的一线,调研考察、体验生活,汲取创作与设计素材,激发灵感,充分挖掘和研究东莞的文化资源,初步成果备受关注。据悉,研究院次轮协同创新项目,还将涉猎城市品牌、公共文化、设计服务、IP孵化和新技术、新工艺转移领域。

  新实践

  课堂围绕课题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近几年来,广州美术学院探索从“课程制教学”向“课题制教学”转变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校之间紧密合作,既为学校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大舞台,也为东莞的公共文化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生机与活力。

  本次展出的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莞草)再生设计研究的项目,由广州美院26名师生组成的团队负责,为研究挖掘莞草在现代传承的可能性,团队花了5个月的时间,深入东莞厚街、沙田等盛产莞草的区域及莞草编织工艺精湛的道滘进行调研,邀请非遗传承人到课堂教学。

  “课堂不再围绕课本转,而是跟着课题走。以往校内很多项目往往都是纸上谈兵,很多设计成果最终束之高阁。”据上述项目团队负责人张欣琦介绍,团队在对材料进行可行性研究后,对编织工艺进行了制造方式的创新,并尝试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以彰显手工技艺的价值。团队也将设计作品分为了两大类,一类是注重手工价值感的艺术品,一类是适合量产的实用品。

  不止是莞草,艺术也正在唤醒东莞村落的活力。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吴卫光亲自带领师生团队选择万江的水乡村落更新改造利用为专题,以水蛇涌的旧厂房业态与村居故事为出发点,以旧厂房与河涌作为切入点,对社区场地进行修复与更新,力求尊重特有的古村历史情感,延展丰富的工业文化厚度,唤醒、激发水乡村落的内在活力,为市民展现了水乡建设的美丽蓝图。

  新平台

  聚集创新资源推动创造力经济

  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的成立,不仅对接广美的创新资源,更将合作的对象延伸到全国、全世界。研究院已经先后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粤港澳台新锐设计展”及“东莞创意设计活动周”等多项重磅活动。

  在黎明看来,东莞与广美地校合作共建研究院,要建成一个创新资源聚集的大平台,发挥桥头堡的聚集能力。通过研究院,往国内高校资源、国际创新资源等方向延伸,这对美院的人才培养、创意提升有很好的帮助;对东莞的城市提升、产业转型也有积极作用。

  2016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便是本次地校合作的成果之一。部分优秀团队在松山湖参加了“设计新锐创新创业工作坊”,采用“创意导师+创业导师+学生团队”的辅导方式,促成优秀成果和优秀团队(在东莞)落地转化。11个进入路演决赛的团队接受来自北京、广州、深圳和东莞地区投资机构的严格考核,所有项目都获得超额认投,现场总认投达2.7亿元。目前,智能化海洋环保工程服务设备、二元纸等7个项目正在与投资机构洽谈Term Sheet,第二批15个项目也即将进入前孵化阶段。受此启发,东莞方面有意将新锐设计师工作坊常态化运作,已经向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多所高校、逾千个设计团队发出邀约。

  此外,该研究院也与位于东莞的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华南设计创新院、东莞产权交易中心、东科金融集团等一批机构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关系,并已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据黄树忠透露,研究院未来还将打造原创品牌的孵化平台,提供孵化资金和制造企业对接,汇集更广泛的文化创造力,为东莞制造与城市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意资源和智力服务,推动创造力经济的良性发展。

  对话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

  智慧服务东莞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

  笔者:如何看待地校合作成立研究院的意义?

  黎明:作为艺术院校,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既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也要做好创意引领,这也是广州美院的办学特色、一贯的学术传统的延伸。

  我们的设计,包括艺术教学,都是与调研挂钩的,需要提炼甄别,有来源后再激发创造力。研究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来源,既关注东莞需要什么,市民需要什么,又了解学校能够提供什么,形成良性互动。

  笔者:目前学校师生对接相关项目的意向如何?

  黎明:有了研究院以后,东莞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出课题,这些题材拿到学校里来,广州美院有美术、设计、艺术理论三大优势学科做对接,背后还有校内外各专业人才。就目前看,这样的文化类课题,拿到学校里来,响应者众。因为这样的题材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非常真实鲜活的,专家学生感兴趣的。如此一来,学生受益,教学受益,东莞也受益。研究院在广州美院和东莞二者间,时时刻刻接收到的都是最新的东西,发挥链接、汇聚、整合、发展的作用,充分利用广美的智慧为东莞服务。

  笔者:研究院短短一年就取得不少成绩,原因是什么?

  黎明:这就是协同创新的力量。石头还是那些石头,怎么变成玉石,就是通过要素优化配置后,发生创造力经济的化学反应。当然,这其中的核心还是创造力人才的培养,如何形成创造力人才的聚集机制,仍然是双方需要进一步合作的方向。目前,研究院在东莞正在做积极的尝试。我们希望在与东莞的合作中探索出产学研的新路。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