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加大金融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 2017-01-10 16:01:52 | 来源: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2016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全国农金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服务方式,坚定服务“三农”、县域、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为“三农”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农金机构应重点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和规范发展。

2016年,全国农信机构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突破层层历史问题,经营业绩不断攀升,综合竞争力日益增强。他们在精准扶贫、创新服务、科技支撑、转制银行、诚信建设、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改革:供给侧“加码挥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2016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那么,面对“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支农先锋农信社该如何将新一轮改革措施落实到具体实践?

记者了解到,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农信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扩大就业和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在创新方面,他们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做好信息科技规划、IT架构、组织运行、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理清科技建设和发展思路,建立项目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同业合作开发、上下协同开发等项目开发模式。

在基层采访中,河南荥阳农商银行董事长薛东领向记者介绍说,他们通过大力鼓励创新实践,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该行跳出传统银行模式,立足服务行业本身,关注客户需求,放低姿态,多问“我是服务行业,我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漳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滕秀兰告诉记者:农村金融也有“供给侧”改革的问题,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农村金融生产力、提升农村金融产品的竞争力,生产更多让金融消费者“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实现“有效供给”。为此,他们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社区+小微+精品+服务”银行的战略定位,在“十三五”期间,将农商银行打造成“治理优良、资本充足、管理精细、内控严密、运营高效、创新进取、多元综合、品牌突出、效益良好”的现代商业银行。

扶贫:金融力量助推攻坚战

为了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以“立足‘三农’、面向县域、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的全国农信系统肩负起了社会责任,在稳健经营、科学发展的同时,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多种扶贫开发新路子,集中力量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据了解,贵州省农信社探索可持续的信贷扶贫机制,结合贫困地区信贷需求特点,制定专门针对扶贫信贷业务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创新和优化扶贫信贷业务管理流程,制定专门的信贷扶贫考核激励机制,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有效降低各类扶贫主体融资成本,探索开发适合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专项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贷款获得率。

一直以来,河北省农信社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扶贫开发工作总体部署,找准扶贫工作切入点,创新扶贫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信用评定,扩大贷款覆盖范围,认真做好产业化扶贫开发和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在河南省农信社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农信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增加信贷投放,优化信贷投向,突出支持重点。围绕新型农业现代化,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同时,加快产品创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产权“三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大抵押物范围。

红利:“营改增”有效带动供给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去年4月29日发布通知,对“营改增”试点期间有关金融业的政策作了补充。该通知自2016年5月1日起执行。通知指出,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在县(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记者从基层采访中了解到,这一消息的发布,对农信系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被采访的农村金融领域的专家和基层人员称,全面实施“营改增”,可以有效促进投资带动供给,以供给带动需求。这是供给侧改革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深远意义。

对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营改增”试点期间有关金融业政策补充的通知,河北沧州审计中心王洪军向记者表示,目前农信社竞争压力增大,利息收窄,这一通知无疑是利好消息,可使农信社增加利润,夯实基础,更好服务“三农”。

在基层采访中,还有农信系统人员反映,对于实力较弱、经营管理还不够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一旦没有做足功课,“营改增”带来的很可能是实际税负的增加,“营改增”的实行可以说是一项有条件的重大利好。

王洪军说,“营改增”实施后,对农信系统的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是一个考验。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对自身的管理做出调整去适应新的规则,才能真正享受到税改带来的实际利润增长,而反之则只会付出更高的纳税成本。

应对: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

2016年,互联网金融在加紧布局农村市场,对支农先锋农金机构造成冲击。农金机构通过开辟惠农新渠道加紧应对危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大擂台上,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与农信社展开激烈对决,互联网金融像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一上阵便给了农信社这位年逾60岁的老人一拳,打在了“农信老人”的痛处。

浙江有位基层联社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是农信社遭遇的最强对手。他举例说,在农村金融领域,农信社和阿里巴巴公司具有诸多的重叠之处:一是区域重叠。二是客户重叠。三是业务也将重叠。虽然现在从表象看,阿里巴巴进军农村电商和开展无实体网点的金融业务,似乎与农信社传统业务并无太多重叠,但结合阿里巴巴的核心战略,则会发现双方的业务在高价值部分高度重叠。

互联网金融既然对农信机构造成了冲击,那么怎样应对呢?吉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唐忠民对此表示:一是推进“互联网金融+传统网点”,实现物理网点“智能转变”。二是推进“互联网金融+传统业务”,实现产品服务“线上运行”。三是推进“互联网金融+传统服务”,实现电子渠道“平台共享”。

记者就此问题还采访了研究农村金融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认为:“我们需要挑选一些恰当的平台,成为客户和电商平台间的中介者。以农信社、农商银行的特点,C2B平台就是一个好的选择,如2013年风头正劲的‘本来生活网’带火了C2B。而同时农信社、农商银行则有大量的优质农户资源,类似的如生鲜平台、农场合作经营、作物委托种植,这些都是农信社、农商银行的优势领域。”他说。

助力:绿色信贷“点绿成金”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绿色发展”。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花大气力打赢节能减排持久战和攻坚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国各地农信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信贷投向,多措并举加大对节能减排、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各地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据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漳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滕秀兰介绍,漳州农商银行的做法是把环保准入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信贷业务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原则,将信贷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绿色经济、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等项目和领域,支持科技创新型、环保型、低能耗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在信贷审批上,将环评达标作为信贷准入的基本条件,对违反环保政策的企业实施信贷审批“环保一票否决制”。

记者还了解到,各地农信社针对环境整治中的“打压”对象,奉行和谐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对策,不“一棍子打死”,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关停企业转产或改行,利用其原有的品牌效应和人力资源在农信社的信贷支持下找到新的谋生路。

在采访中,有基层联社人员还谈到了一些遇到的困难。“有些工业项目,尽管不符合环保政策,但前期已经投入大量贷款,在短时间以内难以收回,极易形成信贷风险。”另有多名农信社人员反映,由于县域企业产业结构提升缓慢,农信社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盈利能力受限。为了确保县域内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使部分起点高、效益好的企业健康成长,农信社在资金支持、利率方面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但由于受地理环境、发展水平的限制,县域产业结构提升缓慢。因此,农信社的盈利能力受到限制。

“国家应完善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加速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这样可达到政府、企业、农村金融多赢的局面。”一位研究农村金融的专家表示。

滕秀兰建议,银行、环保部门及监管部门应联合建立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这些审贷、评贷,提高绿色信贷的针对性。建议政府部门建立绿色企业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为银行分担风险,提升“绿色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抵押:农金机构试水“两权”

2016年,人民银行多次对推进“两权”抵押贷款工作进行部署。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农金机构开始围绕“两权”抵押进行信贷产品创新。农民住房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处置变现难,是制约“两权”抵押贷款推广的主要瓶颈。今年年初,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山东省农信社创新推出“双保惠农贷”产品,按照贷款时即找好抵押物接手“下家”、就地消化、促进流转的思路,设计贷款流程。

江苏农金机构还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向当地农村合作社发放贷款。不久前,无锡农商银行对惠山区的国蓉水产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75万元,同时无锡农商银行与该合作社所在的村集体签订了回购协议。贷款违约时,村集体回购合作社向无锡农商银行抵押的农地经营权,回购款用以偿还贷款。

日前,河北、河南、浙江、福建等省的农金机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也正在逐步推开。采访中有农金机构基层人员反映,导致农民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农民没有有效的抵押物,大多数农民只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产,而这两样财产依据现行法律都不能作为抵押物。虽然国家大力推进“两权”抵押贷款工作,但还隔着“玻璃门”,比如没有流转要素市场等。

在采访中,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戴国海结合当地实际告诉记者,现有试点在农地抵押贷款最为关键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农地抵押贷款法律风险高、抵押变现难、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的情况还比较明显,需要多方协同努力,推动农地抵押贷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权:转制向深水区推进

据悉,去年全国共组建农商银行105家,总数已达1071家,有的省,比如湖北、山东、安徽等,农信社全都改制成立了农商银行。此外,一些农商银行已经开辟了上市的渠道,无锡农商银行成为全国首家A股上市的农商银行。

据了解,通过加快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农信社向现代化银行转变,可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湖北省农信联社一位负责人分析,长期以来,受单户贷款余额不能超过资本金10%、集团贷款余额不能超过资本金15%等规定制约,农信社对支持中小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组建商业银行,能有效增加县域资金的供应。农商银行通过扩充资本金,单户贷款的额度将随之大幅提高,可为中小企业提供额度更大、品种更多、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务。

“改制有利于增强经营活力。当前,困扰我省农信社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历史包袱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借组建银行的良机,通过市场化手段,可有效化解历史包袱。另外,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的大股东,可帮助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现有股东积极增资扩股,适当提高资本集中度,可增强股东对农信社改制的关注和支持。”上述负责人说。

在采访中还有专家谈到了转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银行业常务副会长潘光伟表示,在经济下行期间,农合机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增大,盈利模式也需要转变。部分农商银行面临股权结构不优、资本来源单一、股本总量过小、股权流通不畅以及公司治理不完善等问题。

文章来源: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