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发展迎来新态势(“四新”),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就必须要思考转型变革中的中国电影(600977)管理问题,寻找适合时代和国情的电影创新管理方法。
跨界融合彰显软实力
电影文化的崛起事关国家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事关中国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全球视阈内的提升。它是国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宣传主流价值观和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
英美文化预测学派的代表人物尼尔.弗格森在《文明》一书中曾提到:“世界正面临东西方经济运势的拐点,近500年的历史到此将面临一个分水岭”。这一描述正是全球各国及地区的文明与文化进入激烈竞争中的重要背景所在。
随着全球化以及技术变革,当今的“电影”已步入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一个多媒体竞争的时代,一个依靠大数据、“互联网+”、VR技术和各种新兴信息技术来传承人类文明、传递不同价值观的时代。
今天的“电影”处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和文化经济交织而成的历史时空中,已超越传统的胶片/银幕的媒介形态,融入到由电视、互联网、计算机、音像、游戏、出版、移动媒体等组成的宽泛的大媒介产业中,借助跨界融合已生发出广阔的衍生价值。
综合水平处上升通道
中国现已是全球成长最快、吸引力最大的电影市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发展的主引擎。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46亿元,观影人次则突破7.2亿,已成功超越了北美的6.7亿人次的观影规模,提供了一个新的“北美票仓”。据“中国电影产业指数(2016版)”研究报告显示:从2005—2015年的国际电影产业综合指数看,中国电影产业的综合水平,总体而言处于上升通道;国际电影产业综合指数排名中,2015年中国处于第5位,与2014年持平。研究分析还得出:中国将于2020年成为世界电影强国。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的生产结构变化有力推动着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例如降低成本和去产能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并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由此,消费者将有更充裕的消费主导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的有效供给也将提供给电影产业结构优化更强劲的动力,进而推动中国电影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中国“从数量向质量,从制作向智作,从产品向品牌,从本土向全球”的转变。
规模效应凸显
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规模为:全国城市电影院线票房在1100亿元以上,带动总产值达到1.1万亿元以上规模,带动GDP增长330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660万个以上,并缴纳税收约880亿元。其中,观影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年度全国观影人次达到约32亿人次,全国年人均观影次数达到约2.3次;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在全球的占比超过美国,达到30%左右。全球票房前十位的单部影片中,至少有1部为中国国产电影或合拍电影。
到2025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规模应为:全国城市电影院线票房应在1750亿元以上,带动总产值达到1.75万亿元以上规模,带动GDP增长525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50万个以上,并缴纳税收约1400亿元。力争全球票房前十位的单部影片中,至少有2部为中国国产电影或合拍电影。
人才与智库是“电影强国”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到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时,将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居于世界同类院校前列。
补齐短板 增强竞争力
“中国电影产业指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迈向“电影强国”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体现在:产业效益不够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亟须提升。由于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历史尚短,政策引领不够,目前,电影产业法规不健全,专门的电影法律比如“电影产业促进法”尚未出台,电影法规不成体系;行业规范缺乏,没有产业标准,各自为政;产业集中度不够高,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相比,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弱;单银幕票房和单银幕观影人次等偏低,产业效益提升空间很大;具有引领作用的影片少,没有形成具有东方美学、中国风格的电影流派。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全球化、“互联网+”等新形势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创新机遇——重塑了电影产业发展态势,改变了电影产业发展格局,革新了产品内容,创新了消费方式;同时,还对电影的开发、市场运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际竞合促进机制创新;跨界跨媒催生项目研发活力);特别是“共享、互动、流动、智能”的新趋势,改变了当下及未来电影的生产、运营、消费、衍生的形态和经验。
电影管理者正处于多维、互联、融通的电影发展环境中,一方面要依循目标导向,以多元、立体、开放的视域,厘清发展思路,不忘初心,开拓路径;另一方面更要采用问题导向,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在整体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局部上注重相互联系,依据协同创新机制解决现存问题,实现行业科学、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