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创新打造养老健康产业链

发布时间: 2016-12-30 15:25:51 | 来源: 大众证券报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个人税优健康保险、医保康大病保险、企业团体年金、长期护理保险、健康管理……谈起公司养老健康保险的发展创新,东吴人寿总裁徐建平如数家珍:“未来最大的产业就是养老健康,以健康管理为纽带,上下游延伸、横向拓展,就是一条产业链。”

  税优险保费规模行业第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东吴人寿税优健康保险累计承保13335人,承保保费3199.96万元,人均保费为2400元。保单件数占全国27.7%,保费规模占全国40.6%,暂居行业第一。

  徐建平介绍说,税优险A1款以保监会示范条款为蓝本,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创新突破。一是累计赔付限额由80万元提升至100万元。二是适当放宽自费报销范围,增加17种恶性肿瘤靶向药;三是个人万能账户保底收益由2.5%提高至3%;四是拓展售后服务,从关注事后理赔服务,扩展到包括事前、事中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东吴人寿的税优险客户可以享受到预约体检、专家会诊、保健讲座等系列健康服务。目前,东吴人寿正在开发针对税优客户的分红型终身寿险等专属产品。

  放大保障 创新“医保康”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1月1日东吴人寿开始承办苏州市区“医保康”项目以来,截至2016年9月累计在苏州地区参与承办5个项目,覆盖约680万参保群众,年保费规模约2.19亿元;近四年来,累计承保保费6.11亿元,累计赔付232580人次。其中2015年“医保康”保费1.61亿元,赔付55893人次,赔付支出1.25亿元。

  徐建平说,医保康平稳运行四年以来,有效减轻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自负医疗费用负担,特别是对大病特困群体减负作用明显。以参保人储某为例,2015年度医保康救助获得最高结报总额达到53.58万元,现金负担率从救助前的 81.70%下降到25.91%。

  探索企业养老“苏州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东吴人寿设立企业团体年金设立以来,截至2016年9月30日,苏州市属9家国有控股集团、6家单列企业以及70家下属企业已建立企业团体年金制度,目前参保职工1.04万人,累计缴费3.02亿元。最近3年企业团体年金账户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73%,6.28%和5.73%。

  徐建平介绍说,苏州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整体良好,企业管理层及职工参加团体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性都很高,有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和需求。东吴人寿借鉴企业年金“投资与托管分离、设立专用账户、第三方监督”的运营模式,结合传统养老保险产品“确定收益、安全高效”的优势,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企业团体年金保险。企业团体年金方案设置成企业缴费与个人缴费功能,缴费方式参照国家企业年金管理办法的相关标准,确保了今后与个税递延养老产品的衔接。此外,个人缴费部分权益完全归属企业职工个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企业员工的权益。企业团体年金的实施,为市属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了坚强保障。

  医养结合护航居家养老

  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市60岁以上人口重度失能率约2.3%,目前重度失能老人已达3.8万人,十三五末重度失能将超过4.6万人。今年6月,苏州市成为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

  “东吴人寿自创立以来,相继开展了医保康、企业团体年金、税优健康险等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险业务。为了方便医保康经办管理,东吴人寿组建了一支近7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其中1/3的人员为临床医学相关专业,服务人员派驻到社保中心柜面,与人社部门合署办公。这为参与苏州市长护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徐建平解释说,东吴人寿将在苏州等地开展护理站建设,协助政府把服务能力与长期护理制度相衔接,把好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满足失能人员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东吴人寿将以护理站为契机,以务实的姿态积极投身养老健康产业链,探索医养融合和居家养老新路径。

  拓展健康管理

  中国医疗模式正由“重疾病治疗”向“重疾病预防”转变,在这个趋势中,健康管理服务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徐建平认为,健康风险管理服务将保险产品从金融服务产品转向了综合服务产品,实现了跨界经营的定位。健康管理可以为保险公司实现服务有形化提供手段,从而差异化产品,提高产品吸引力和客户满意度。

  目前,东吴人寿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正抓紧建设中。徐建平表示,百姓对健康生活(爱基,净值,资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东吴人寿的奋斗目标。东吴人寿要做一家有温度的保险企业,做百姓健康生活的管家和专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文章来源: 大众证券报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