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16年六安市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6-12-29 11:21:36 | 来源: 市科学技术局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2016年以来,全市科技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视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绩效。

一、主要绩效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稳中向好。1-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46.8亿元,同比增9.5%,实现增加值82.8亿元,同比增7.3%。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动态发展到129家,同比增长16.2%。协调税务部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5350万元,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240万元。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11月,全市专利申请总量8238件,同比增长9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257件,同比增长50.3%;发明专利授权量333件,同比增长57.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8件。专利权质押融资3400万元。全市拥有省市级创新型企业51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8家。

3、农村科技发展事业深入推进。动态调整选派科技特派员821名,分布在全市135个乡镇707个行政村。科技特派员牵头领创办农业企业433家,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166家,建立示范基地和园区598个,带动农民增收8.3亿元,同比增9.2%。选聘省内外20多家高校院所91名首席专家,引进70多家科研机构和合作单位的近400名协同专家联合开展关键性技术研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级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在孵企业总数276家,孵化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大学科技园建设核心区一期工程69260平米已封顶,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启动。新增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这是我市科技孵化器首次跻身国字号行列。

二、主要工作

1、加快建设创新服务平台。一是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一手抓基建进度,一手抓配套建设。核心区一期工程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整个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近5个月。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的专家评审工作。成功申请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1亿元贷款,用于大学科技园核心区建设。启动区入注册企业53家,注册资本金1.96亿元,新引进并签约创业项目11个,项目入驻率接近100%。二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出台了《六安市众创空间备案实施细则》,引导符合条件的开发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建设众创空间。乐皋创咖、渠道网络众创空间、信威众创空间、农创·新主体4个众创空间通过省级备案。三是增强科创中心孵化能力。及时修订《六安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资金管理办法》,新引进信息网络、新材料、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大数据应用等行业企业24家,在孵企业实现产值4.8亿元。帮助21家在孵企业83名应届毕业生申请见习补贴40.08万元。无偿资助6家企业孵化资金46万元,免息短期周转2家企业40万元,贷款贴息1家企业10万元。四是打造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建成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63家,新申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应流集团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认定。

2、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出50家企业集中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及申报认定工作指引的重点辅导和集中培训。培育以应流集团为龙头的霍山县高桥湾现代产业园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产业,以星瑞齿轮、瑞普数控为龙头的市开发区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江淮电机、先锋电机等企业为支撑的金安区成套设备新型电机产业集聚发展。2016年,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家,通过省认定机构评审41家。二是持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召开了400多人参加的企业专利联络员专题培训会议。兑现2015年度各类专利资助资金614.35万元,其中授权专利资助资金459.61万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市县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查处侵权纠纷案件11件,假冒案件42件。三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9项科技成果获得市政府表彰奖励,其中,一等奖4项。165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运用。

3、深入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一是实施科技特派员队伍创业行动。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帮扶,推广新技术665项次,引进新品种652个,举办培训班2946场次,培训农民84830人次,服务创业效益近30亿元。二是开展评先评优活动。评选2015年度全市优秀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0 家,优秀首席专家45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11家,优秀科技特派员100名。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整合各类资金 2.5亿元,启动实施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已建成1.9万亩,占规划面积的45.2%。新建农业科技园区7家。

4、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招才引智领导组,制定出台招才引智实施意见,明确招才引智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措施和扶持政策,细化量化招才引智工作任务。二是选派驻外团队。抽调12人在合肥、南京、武汉三地设立招才引智驻外联络处,分别由市科技局、示范园区管委和皖西学院科技处负责同志同志担任驻外联络处主任,每个联络处配备两名工作人员,专司招才引智。三是开展精准推介。以合肥、南京、武汉等周边城市高校为重点,每周选定1所高校二级学院开展精准推介、定点招才引智。先后与中科大、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学院、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哈工大机电学院、中国人大商学院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9家,举办招才引智专场推介会28场次,引进生物医药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省级A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个,签约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

5、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活动。一是开展创客培训。邀请苏州大学教授、博士刘安等就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视频监控与识别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举办创客专题培训;邀请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员曾广杰教授一行专程到六安大学科技园进行成果发布。浙江大学技术成果转移中心4月在六安挂牌成立,在六安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开设创业课堂。二是举行项目路演。组织恒诺机电、永达机械和六安大学园五家企业7个项目参加项目路演与投资对接。成功举办“江淮双创汇——走进六安”专场活动。三是举办创业赛事。出台了《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六安赛区实施方案》。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六安赛区赛事,共有8家企业和3个团队入围安徽省决赛,其中有1家企业获得优秀并晋级国家行业决赛。

6、着力放大创新政策效应。一是健全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修订出台了《六安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加大了奖补力度,扩大了奖补范围。正在制定《六安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实施细则》、《六安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等,力求形成较为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二是争取积极省创新政策项目资金。通过申报争取,全市65家企业获得省研发仪器设备购置补助资金2447.8万元,比上年度净增538.22万元,增长28.2%,争取资金补助额度位列全省第五。其中,应流集团获得该单项补助最高上限500万元。三是积极申报省级科技创新项目。6个省级重大专项,11个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通过审批,申报实施省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8个,农村科技扶贫项目24个,尚立库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获批省级A类团队。共获得省级财政项目支持资金3345万元。四是兑现市县区创新驱动发展资金。全市共兑现市创新驱动资金2638.6万元,落实县区配套3774.6万元,创历史新高。

7、强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成立了市科技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领导组,印发了市科技局《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认真学习系列讲话,《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章党规。组织开展“七一”党课报告会和送党课到基层活动。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紧扣“一个树牢,三个看齐”主题,开展专题讨论。深入结对瓦屋台村开展结对帮扶,争取光伏发电项目22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4.36万元。协助结对社区开展党建工作,支持社区文明创建经费2万元。二是扎实开展四个专项整治。成立局四个专项整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四个专项整治工作组,明确了任务分工,压实压紧了责任。各项整治工作推进有序,全面完成了整治目标任务。以党支部为单位,总支所属的三个党支部对所有党员2008年-2012年的党费交纳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清理自查,应补缴党费1.528442万元,实交1.5298万元;2013-2015年党员所欠党费已于5月份按规定足额补交到位。三是着力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及时召开了局机关效能建设动员会,研究制定了《市科技局2016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实施“三查三单”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年度目标任务抓实、落细。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切实提高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扎实推进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明创建、依法行政、安全生产、双拥创建等各项工作。

三、2017年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下好创新先手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步伐,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0家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0亿元以上,科技研发投入强度0.8%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以上。

1、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六安大学科技园一期工程建设,确保2017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加快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和实施,围绕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人才公寓等需求,抓好配套工程和配套服务建设。力争全年新引进创业企业80家,创业团队30个以上,引进设立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10个以上。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提升现有研发平台创新能力, 积极争取新建一批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全年组建2-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3个科技孵化器或众创空间通过省级认定。

广泛开展招才引智。制定出台《六安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明确团队认定标准,规范申报评审程序。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战兴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2个。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以合肥、南京、武汉等周边城市高校为重点,采取对口部门联系高校院所,选派团队驻外招引等办法广泛开展招才引智。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30名以上,创新创业大学生500人以上。

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主导产业,深入开展上门服务企业行动,指导高企培育认定工作。充分利用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和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年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0亿元以上。突出专利奖励政策的质量导向,进一步提升专利创造的质量和运用效益。扎实抓好专利权质押融资、企业贯标和知识产权评议工作。组织实施省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强化专利执法,不断提升企业的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力争全年申请发明专利2000件以上,授权发明专利200件以上。

4、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制定出台《六安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投入、激励、选派机制,选优配强队伍,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扎根贫困地区建功立业。全年新增农业科技科技特派员50名。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继续在高校院所选聘专家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新建一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展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全年新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8家,新增农业科技园区6家。

5、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出台《六安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驱动政策落实力度,整合优化各级各类财政科技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集聚效应,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税收激励、金融支持完善技术研发、集成、熟化、产业化链条,鼓励引进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年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重大专项6项以上,争取重点研发与开发计划项目5项以上。

6、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放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取得的丰硕成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对科技项目、科技经费、科技奖励评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发展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当前科技工作的新情况、新趋势,正确把握科技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加强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机关办事效率。

文章来源: 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