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四个上虞”之“人文上虞”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 2016-12-26 14:29:58 | 来源: 上虞日报(杭州)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人文上虞建设正在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新上虞已经崛起在杭州湾金南翼。

近年来,我区将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作为重大的历史担当,大力弘扬新时期上虞精神,传承发展三大特色文化,实施文化繁荣五大工程,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上虞特色的文化建设新路子,唱响了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

新时期上虞精神:

上虞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什么是新时期上虞精神?如何更好地弘扬、使用好上虞精神,使之有效助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四个上虞建设?

2012年以来,我区总结提炼并大力弘扬崇孝守信,务实创新新时期上虞精神,大力开展新时期上虞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文化礼堂活动,组织崇孝守信务实创新系列实践活动,将精神动力转化为具体实践,形成了推进四个上虞建设的强大合力。

同时,充分挖掘各行各业中践行新时期上虞精神的先进典型,爱乡楷模张杰、百姓喜爱的好支书杭兰英、当代孝女曹秋芳、救火阿三阮炳炎、点亮一盏灯董国光等一大批最美人物、时代典型,激发群众共鸣,推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真正使新时期上虞精神融入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把新时期上虞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谱写出更为波澜壮阔的新一轮发展奏鸣曲。

三大特色文化:

打造城市文化金名片

底蕴深厚的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春晖文化以其突出的时代性、群众性和可塑造、可发展性,值得更好地去弘扬、传承与创新。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三大特色文化,打造上虞城市文化金名片。在保持文化的本真中,更好地延续优良基因、融入时代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互促共进。

——打造孝义道德高地。作为上虞最优秀的文化瑰宝之一,孝德文化在上虞源远流长。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近年来,我区以传承发展孝德文化为载体,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打造孝义道德高地。在孝德楷模的引领下,全区涌现了许多崇尚、实践、力行孝德的人物和事迹,被命名为中国孝德文化之乡

区委、区政府把深化孝德文化建设纳入人文上虞建设重要内容。加快曹娥庙、大舜庙景区融合,大力推进孝文化景区建设,孝德文化展示馆开馆,中华孝德园建成国家4A级景区并致力于打造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孝德文化旅游基地。至目前,上虞在孝文化硬件设施上的投资已超过4亿元,为深化孝德文化建设注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门成立孝德文化研究会,研究上虞孝德历史,促进孝德遗址保护,推动孝德文化发展,先后编纂了孝德文化书籍、电视专题片等 30余部。专门出台《上虞孝德文化保护规划》。此外,还征集确定了上虞孝德形象标识、《上虞市民孝德公约》,征集上虞孝德碑碑文在部分社区、行政村安装。

广泛开展孝德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孝德文化之乡品牌进一步打响。孝德文化在中小学校中的普及与推广,孝德教育成为学校德学教育的重头戏。上虞孩子崇孝德主题活动,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创新活动优秀范例。连续13年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孝星评选,已累计评选1100多名。连续6届开展邻里守望、爱在上虞孝亲敬老系列活动。在浓厚的崇德褒孝氛围中,敬老爱孝蔚然成风。

——重塑青瓷之源品牌形象。作为重塑上虞青瓷之源形象重要平台的瓷源小镇,目前正在曹娥江畔的上浦镇谋篇布局,体现出区委、区政府传承发展青瓷文化,重塑青瓷之源品牌形象的决心。

作为上虞重塑青瓷之源形象的夺目亮点,瓷源小镇将按照传承青瓷历史文化与展示现代国际陶艺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在上浦镇大善小坞村一带建设3平方公里左右的核心区,重点建设一批有带动力、影响力的项目。目前,瓷源小镇已列入绍兴特色小镇发展名录,正在抓紧调研制定概念性规划,目标是打造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城市名片,全面提升越窑青瓷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我区将青瓷文化作为全面推进人文上虞建设的三大文化之一进行重点打造。区委、区政府对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禁山窑址进行原址保护,积极编制遗址群保护规划,建设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与本区域内整个窑址群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总面积80多公顷的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方案通过省级论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引入民营资金建设青瓷文化创意园,并将在青瓷文创园区内新建上虞博物馆新馆。

上虞重塑青瓷之源形象的另一大亮点是,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共同创建了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这个目前中国首个专门服务于中外陶艺家自由创作与交流的公益性学术机构,自去年11月开馆以来,已邀请27位中外知名艺术家来虞研究创作,创作的百余件倾心之作全部捐赠上虞博物馆永久收藏,已然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青瓷文化产业,鼓励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品牌建设。区政府与景德镇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景德镇学院的教育实践优势与上虞传统制瓷历史和技术相对接。拨出专项资金,推动秘色瓷复烧研发工作,秘色瓷烧制初获成功,一批优秀的年轻陶艺家逐渐成长脱颖而出。传得欣喜的是,一些企业主动参与传承发展青瓷文化,龙盛成立本金3500万元的龙盛青瓷文化发展基金,保障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高效运作,有力助推了上虞青瓷文化的传承发展、青瓷之源品牌形象的重塑。

——续写白马湖畔的文化弦歌。走进春晖校史馆,你会感受到,那穿越百年的朗朗书声。天地之灵秀,人文之景观,闪耀着一代名校的辉煌,百年春晖的办学轨迹在这里清晰呈现。

教育实践与文化创造的高度契合,使春晖中学成为现代教育与文化相融互生的范本。新形势下,大力培育和发展春晖文化,成为人文上虞建设的重要载体。2014年,区委、区政府明确将春晖文化列入人文上虞建设重要内容,提出要传承发展春晖文化,以春晖文化引领区域教育、文化发展,促进上虞教育大发展、文化大繁荣。

2014年开始,我区着手加快春晖文化核心区域的建设,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严控周边开发建设,三年时间投入4800万元实施春晖中学设施改造工程,精心打造一条集品味春晖文化、感受校园生活、亲近自然山水等于一体的文化修学旅游风景线,以此提升春晖文化形象和影响力。建设期间,区四套班子领导多次前往实地调研指导,协调解决相关事项,确保了春晖文化馆、白马湖图书馆、名师馆和沿湖景观走廊、春晖大道、春晖文化古道三馆一廊两道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

早期春晖百家争鸣,如今春晖开设讲堂,再现文人雅聚、名人荟萃盛象。融教育创新和文化创新于一体的春晖讲堂从去年开设至今已举办17次。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曹春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纷纷前来讲学、报告,场场讲座,堂堂精彩。春晖讲堂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和标志性、公益性的春晖教育文化品牌。

以春晖文化建设为契机,我区重新审视、梳理、谋划并推动新一轮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文化人,传承创新,续写白马湖畔的文化弦歌。重点抓好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中小学体育场馆三年建设计划,突出抓好课程、课改,加大名优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抓好一校一品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等,学在上虞教育品牌进一步打响。

春晖文化凝聚着历代乡贤的教育情怀、党和政府的重教理念,它是一种道德文化的体现。今年七月,投资1200万元的闰土春晖文化发展基金宣告成立。这是上虞企业积极投身文化公益事业的又一爱心之举,而现在的上虞正在大力继承和发展这种文化与精神。

文化繁荣五大工程:

人文关怀让精神生活更充实

满足文化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已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实施文化繁荣五大工程,加快文化强区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人文上虞建设,全区人民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居全市前列;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评选,共挖掘1200余名最美典型,32人次获省级以上道德模范类先进人物(事迹),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办好信义文化节,被命名为中国信义城市;全国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现场会在我区召开,荣获中国乡贤文化之乡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批示肯定我区做法;全区成立公益基金160个,基金本金总额超15亿元,每年实际支付6500余万元,累计受益30余万人次,形成了上虞独特的基金现象

实施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建设占地约300余亩的体育会展中心,5000座的体育馆年底投入使用;区委党校易地新建;新建农村文化礼堂62家、文化创意村14个;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促进工程。持续开展文化三下乡”“虞舜文化节”“社区邻里月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引进高层次、紧缺型的文化人才,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48项;切实加强对古运河、古村落、古街区、古建筑保护,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项目3个。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了数个省市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文化企业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文章来源: 上虞日报(杭州)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