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中国人力资源创新创业大会

发布时间: 2016-12-23 10:53:11 | 来源: 金融之家网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乐业上海·海纳百创

  2016(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创新创业大会

  1218日在上海举办

  1218日,乐业上海·海纳百创2016(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创新创业大会在上海市虹口区外服大厦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服务创业、促进就业、提升专业”为主题,由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作为官方指导单位,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和乐业上海·海纳百创作为支持单位,由上海三享两益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为实现“就业创业双融合”推波助澜。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22/0ec4dbc74bf044e397c707023e4a7c16_th.jpg

  大会特邀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企业包括北森云计算、HiAll、猎上网、心福利、乔布简历、知人、猎聘网、大街网等数十家2016年度优秀人力资源服务创业企业CEO和企业高管,从发现人力资源战略价值、核心服务理念、模式技术创新、市场跨界突破等多重角度分享各自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突破点。会议汇聚了来自阿里巴巴、腾讯、蚂蚁金服、IBM、亿滋中国、京东、碧桂园等众多知名企业的HR精英、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人力资源从业者等1000多人出席会议,为HR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一场创业思想激荡和创新产品展示的广阔平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22/484b8255f7f34987a5151b402b0d8c39_th.jpg

  当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我国依然面临就业的总量压力、各类的结构矛盾、就业质量亟待提升的挑战,2016年仅应届毕业生就突破750万。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就业促进中心张得志主任在大会致词表示,“互联网+人力资源”正为中国劳动者的创业、就业和专业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的人力资源,招聘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待岗人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产业结构升级、人才战略升级的今天,适应新时代的新型人力资源模式应运而生:有专业的系统、软件来支撑庞大的人才数据库,有专为大学生实习、应届生招聘、社会招聘、猎头招聘等更细分的第三方,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线上线下联动,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互动更亲切,沟通更顺畅,以及有熟悉整个人力资源产业链的专家和多年优秀从业者的经验指导及分享传递。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人力资源行业更是蕴藏着无限机遇。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22/cc56038ae1884a4eb06b2b225034c743_th.jpg

  李克强在考察上海自贸区时说:“中国有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世界总量第一的人力资源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的金矿’”。未来5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与整合,未来5-10年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进入公共上市密集期,中国的人力资源行业发展已受到全球基金和投行的高度关注。会议中发布的《2016中国人力资源创新创业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基金界在人力资源领域创新及并购总投入超过100亿美元;2015-2016年中国有3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获得基金投资逾30亿元;2014-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超过24家。”大会倡议组建HRVC基金俱乐部,为人力资源领域创业助力。下午近10位人力资源创业者分别展示其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切实为从业者、求职者带来变革的产品、技术及服务,投资方现场对接,使用者直接体验,现场活力激扬。

  本次大会主办方上海三享两益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中心着力打造的MeetHR众创空间在会上正式揭牌,意味着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正式成立,对人力资源行业进行整合业界资源、推动行业创新、构建新型人脉关系网络、实现跨界交流与合作都有深远的重大意义。该中心理事长、MeethHR众创空间创始人赵伟分享了联合政府、产业、人才、技术资源合作创新、产业共融的创新理念:“上海三享两益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中心是这样一家专业创新的人力资源公益组织,以“三享两益”为核心价值观,即专注在“年轻HR公益、大学生公益”“分享知识、共享资源、乐享资源”,已通过互联网+社群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了中国极具互联网属性的人力资源专业人脉圈,已覆盖28座城市近10万名HR成员、10万大学生、2万家甲方企业。此次有幸受到政府支持、基金看好,我们会更努力做更好的资源共享,更多的人才集聚,服务创业、促进就业、提升专业,让每一个求职者都有归家,让每一个人力资源从业创业者共享成功,共同为中国的人力资源产业乃至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 金融之家网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