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药创新是下一个风口?

发布时间: 2016-12-20 15:59:35 | 来源: 动脉网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近年来,在政策、人才和技术的推动下,医疗医药领域迸发出了新的活力。生物医药领域更是一座酝酿喷发的火山,极有可能是继基因检测之后下一个风口。今年,一批以创新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先后获得融资:合全药业、华领医药、天演药业、亚盛医药,除了创新为主的共同点外,这些融资案例中都出现了一个名字——华兴资本,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2015081815382305baa_550.png



即使不熟悉华兴资本,但京东,滴滴,美团,爱奇艺....这些APP一定占据了你手机的大部分内存。而这些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具影响力巨头们一系列的融资、并购、上市行为的背后,都有华兴资本的身影。甚至连斗了10年的58同城和赶集网,也在这家投行的撮合下喜结连理,可以说华兴在TMT领域,很厉害!

 

TMT领域取得成功的同时,华兴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医疗医药领域。从08年担任康龙化成财务顾问,到迪安,再到美中宜和,再到伊美尔。华兴关注领域涵盖移动医疗,医疗器械,专科医院和制药领域。这两年华兴更是频频活跃于医药创新领域,相继担任天演药业,华领医药,亚盛医药财务顾问。可以说,华兴在进入医疗领域之后,目标似乎锁定了医药创新领域,而且跟的很紧。华兴为什么看好医药创新领域?记者采访了华兴Healthcare 团队董事总经理周大勇,聊一聊他眼中的医药创新新局势。

 

有差距就有机会,这话怎么说?

 

20062016的十年间,大量的资金和创业公司进入创新药市场,也涌现出一批以贝达药业为代表的成功上市企业。但总体看来,中国的医药创新还只是开始,中国的医药研发水平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面对差距,周大勇表示:“差距意味着需求,这说明未来我们有大量的机会。”

 

从市场需求上讲,中国具有人口优势,拥有大量的人口市场;从技术支持上讲,中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科学家团队,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的生物技术人才。无论是供应还是需求,中国都有全球第二大的市场,市场的空缺正意味着未来的机会。

 

除了市场潜力,政府对医药创新鼓励和推动,也使得这一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与仿制药相比,创新药审批周期更长。这一方面,美国FDA的加速机制则显得非常成熟,对于重大疾病或者没有替代药物的孤儿药,只要提供相应的证明,就可以开辟绿色通道。“针对这一痛点,中国也在采取这样的机制,缓解药物审批排队时间长造成的压力。”周大勇表示。

 

“另外一方面,国家对本土的创新药公司也有一些鼓励和支持。”周大勇补充道。最明显的体现是创新药制度里面把新药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什么叫创新药?只有在中国和全球同时做临床研究的,才能得到中国认可,才能到中国来开通绿色通道。

 

“这就意味着,来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必须要重视中国的市场,要把最新的产品带过来。”周大勇表示。不仅如此,这也使得中国的本土企业能够跟跨国公司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竞争,这对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国家对新药创新也十分重视,专门把创新药的创制作为重点的发展规划。不仅如此,国家许多重大专项里,都单独提到了创新药的创制。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医药创新的重视,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

 

投资创新药,要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

 

但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投资创新药更像是走钢丝,随时都面临失败的风险。花费十几亿美金最后试验失败的案例也并不在少数。同时药物研发的周期很长,中国资本市场尚且没有像纳达克这样配合创新药投资退出的渠道。这些都使得投资机构对创新药的投资更加谨慎。

 

周大勇认为,创新药的投资,应该集中在市场比较大的品种。首先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才可能在低概率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比如肿瘤免疫治疗、糖尿病领域。如果这个药物本身市场很小,成功的概率又低,那么投资成功的概率就会进一步缩小。所以从制药领域讲,需求量很大的市场是一个方向。

 

生物医药研发一共有三个阶段,第一是临床前阶段,即已经拿到临床许可,但还未进行临床试验;第二是临床阶段,分为Ⅰ、Ⅱ、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最后是上市阶段。从市场规律来看,新药研发越早阶段,失败的风险就越高, 越到后期研发成功的概率呈几何式增长。

 

“结合中国的资本情况,已经拿到临床许可,甚至已经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的团队是比较理想的。”周大勇表示。已经拿到临床许可的药物,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当于极大的降低了药物失败风险。“如果说要找一个风险和收益相对的平衡,这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阶段。”周大勇补充到。

 

从中美新药研发机制和来源来看,中国具有成本优势。利用成本的优势,购买国外临床前阶段的药物,在中国做临床研究,最后进入全球市场,这是目前中国新药研发的主要机制。已经拿到临床前期药物,获得临床阶段试验许可的团队,无论是从风险控制、研发周期还是技术上来讲,都是比较具有竞争优势的。

 

周大勇总结:“国外有大量成熟的研发机构,借力全球基础性研究的优势,从国外拿到临床前药物,进行投资,在中国做临床研究和商业化是非常明智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机遇还是挑战?

 

周大勇还强调,中国的医药企业要发展,要崛起,需要走国际化路线。他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分三个阶段:最底层是团队的国际化,利用海外人才做研发;第二阶段是产品的国际化,把中国的产品卖到国外去;最后是企业的国际化,通过收购国外的制药企业,实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

 

“随着国际化层次的深入,中国企业将会碰到的问题也会原来越多,首先就是人才和文化的挑战。”周大勇表示。

 

1454642753135.jpg

 

中国本土的公司走出去首先遇到的是国际化人才的障碍。语言、文化的障碍,对国外投资、研发体制的了解,这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比起这些,更大的挑战来自国外文化和游戏规则,中国企业要国际化,首先就要了解国际规则。如何谈判,如何签署合同,如何并购?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花很长的时间去磨合和交流。

 

“当然还会有其他方面的挑战,但最本质的还是人才。”周大勇沉思了片刻:“中国有两三百家上市的本土医药公司,最缺乏的还是人才。”

 

除了本土医药企业,中国医药领域也诞生了一批新的生力军。近十几年大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这些人才一部分会进入到本土公司,帮助他们实现国际化;另一部分则会选择自己创立创新药公司,诞生了一批“海归派”医药创新企业。如果说国际化对本土企业带来的是挑战,那么对于“海归派”来说,这恰巧是优势。技术层面讲,海归人才掌握国际先进水平,带回了非常成熟的技术以及工作经验。文化层面上,海归人才熟悉国际市场,同时又熟悉中国的市场,这些企业在中国取得成功后,再走向国际市场,就比本土企业显得驾轻就熟许多。

 

“像贝达、信达这些公司,在未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征程中会发挥非常大的领头作用。”周大勇认为,这些公司在与跨国公司合作和产品来源上占据优势,甚至未来有可能会收购国外的创新药公司。

 

推动资本产业结合,华兴自己也要国际化

 

当然,除了医药企业,周大勇认为华兴资本Healthcare团队本身也面临国际化挑战。

 

周大勇表示:“对企业而言,华兴资本不仅是要帮助他们获得资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未来发展打好基础。”这些创新药公司都非常年轻,专注于研究,但对于资本市场和管理架构并不十分了解。华兴资本为这些公司提供的,是除了产品研发以外的一站式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梳理公司制度和股权结构,为下一步新药研发和人才引进以及今后的国际化并购提供建议。对生物医药创业公司来说,华兴资本Healthcare团队更像是一个企业管家,帮助企业成长。

 

但生物医药是中国所有行业里面最国际化的领域,也是与国际水平相差最大的行业。国外也有一批优秀的专注生物医药的投行,他们对生物医药的了解程度更深,更加懂得这些公司需求,同时国外还有一批先进的生物技术公司,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所以我们在帮助中国医药国际化的过程中,首先要面临我们自己本身的国际化。”周大勇表示,“面对这个问题,华兴也在吸收海外人才,通过引进具有生物医药经验和国际背景的人,实现华兴资本Healthcare团队本身国际化。”

 

此外,人才专业化也是华兴正在考虑的问题。生物医药技术太新,发展太快,有很多细分的专业领域。这个市场刚刚开始,很多人意识不到投资的价值和方向。需要吸收更多专业性的人才,具备更强的专业性,才能更好地帮助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发现价值。

 

随着业务案例的增加,华兴资本在医疗行业也逐渐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集结了许多医疗领域的投资人,科学家甚至A股上市公司。对于企业而言,华兴帮助他们引进人才,考虑资本市场安排,寻找可用资源;对于投资机构,华兴更像是帮助他们发现未来资源的一盏灯。总之,华兴在推动资本和产业有机结合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FA到资源平台,这是华兴更大的价值。”周大勇最后总结道:“这个平台的价值已经在TMT领域有所体现,华兴在TMT领域的成功,也将慢慢复制到生物医药这个领域。”

 

文章来源: 动脉网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