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修的不只是文物

发布时间: 2016-12-19 14:33:26 | 来源: 工人日报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记得木心先生有一首小诗叫《从前慢》,为很多人喜爱。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这里,慢是浮躁挥发后的静美。1216日,有一个与之气质相似的现象级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一群年轻人的力捧中,从电视“燃”向了大银幕。用导演萧寒的话来说,电影之所以契合观众的心,源于其间所体现的工匠精神,是一次与自己内心浮躁对话的旅程,是一首情感充沛的散文诗。

  这部片子能够蹿红,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2016年初,纪录片剧集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未引起太大反响。而后却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意外走红,全网播放量近亿,豆瓣评分9.4,鲜为人知的故宫文物修复师们一时间成了“网红”。而这次由电视版重新剪辑后登上大银幕的电影版,也是依靠年轻人用众筹方式得以实现。

  这样的“意外”和故宫近些年开创性的办馆思路是不无关系。借助互联网平台,脑洞大开的文化创意产品让其圈粉无数,印象中庄重贵气的故宫走下神坛,变得“萌萌哒”;两年前以民国时期文物南迁为创作背景的话剧《海棠依旧》于12月初再次上演,一票难求,而这部反映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及匠人精神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去年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又一创新尝试,由此刮起了一股清新的“文艺风”。这些改变,让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古老故宫如同被唤醒的文化巨人,变换着各种崭新的姿态与今人对话,以此打通了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传统文化和年轻人。正像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一座博物馆不只在于建筑有多好,藏品有多少,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在一次次热捧背后,是公众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关注,对优质文化产品的渴求与向往。还记得,去年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展出时,骄阳似火下,为能观瞻《伯远帖》《游春图》《清明上河图》,观众六七个小时排长队的守候;惊叹于,今年年初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海昏侯国遗址文物展仅3个月便吸引来自全国36万观众,为满足公众高涨的参观需求,博物馆不得不将展览延期。由此不难看出,即便社会的浮躁与喧嚣,物质的丰富与满足,也不会减少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反而会随之愈发强烈,这样一种“诗意的栖居”让繁忙的现代人有了精神的家园。

  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点映中,很多年轻观众一吐喜爱这部影片的原因——“这部纪录片能打动人的,自始至终都是匠人匠心。我们想再一次治治浮躁的心,哪怕瞬间也好。”在这部表现文物修复技艺薪火相传的纪录电影里,我们不仅看到一个个“文物医生”和有关他们进行“文物复活术”的故事,更体味到了他们传承匠心,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追求。其实,工匠精神并非触不可及,它就是文物修复师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就是你我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里饱有的一份沉潜心境。

 

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