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农业+互联网”,催生新业态

发布时间: 2016-12-03 17:46:25 | 来源: 浙江农业信息网 | 责任编辑: 牛志鑫

  扫一扫二维码查看农产品信息,追根溯源,让你买得放心;VR眼镜浸入式体验农作物生长环境,带你身临其境;远程监控农作物生长状况,用一部手机就能操控浇水施肥……2016农博会上,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展示了插上互联网翅膀后浙江现代农业的迷人风采。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不断融合,“互联网+”已成为浙江省农业发展的新引擎,不仅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也培育和催生了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新技术带你寻根溯源

  在新农都会展中心展区丽水馆,时下最流行的VR体验让参观的市民瞬间穿梭到了远在丽水的生产基地,身临其境观摩生产环境。农业展览搭上VR新技术,在农博会上赚足了眼球。

  据展台负责人介绍,这是他们第三次参加农博会,前两年都以展示农产品为主,始终觉得难以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今年搭上VR体验的互联网快车,将生产基地也“搬”了过来,效果不错。一位来自山东潍坊的采购商体验过VR技术的神奇后,立马就拉着展台负责人开始商谈合作意向,“VR技术让人感觉像是亲临农产品基地,再加上对现场产品的考察和品尝,和他们签订采购合同让我很放心!”这位采购商对记者说。

  神奇的VR技术不只是好玩的噱头,它也是浙江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4年,浙江省开始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在全省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已有41个县(市、区)整建制完成追溯体系建设,2万多家规模主体纳入主体信息库管理,6090家主体实现主体追溯或过程追溯,118万余条定性检测数据信息上传追溯平台。目前,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为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不光是技术层面,在销售环节,“互联网+”也让农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实现了有效对接。逛过农博会的朋友应该都会注意到,会场随处都可见到二维码的身影,它们有的是企业公众号,有的是淘宝店链接,拿出手机扫一扫,能了解企业情况,也能直接线上购买产品。

  在新农都会展中心展区,土冒网以“杭州特色+绿色农业+电子商务”等元素,“三位一体”地设计展馆,且秉承“互联网改变农业未来”的理念,把展馆设计为“未来风格”,如同一个“太空城堡”。土冒网是中国首批“互联网+特色农业”移动互联网平台,是农业互联网领域最早开始实践“新零售”的企业之一,旨在让所有人都可以“携一部手机,吃遍全国特产”。展馆里不少参观者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上一扫。土冒网相关负责人介绍,土冒网将二维码“一码二用”,扫描二维码不仅可以购买农产品,还能看到农产品从“出生”到销售的所有信息,包括产品名称、上市时间、种植情况、获奖情况等等,一应俱全。

  土冒网旁边就是百草味展馆,作为互联网休闲食品的领军品牌,百草味建立了5大系列300多个单品的产品体系,基本实现休闲食品一站式购物。2010年转型电商至今,百草味实现了0.23亿元到20亿元逾90倍的销售额增长。农博会上,百草味展馆开展了扫码自动售美食活动,动一动手指,食品就“滚”出来了。

  近年来,农业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2015年,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了304亿元,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69%,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22.5%。也就是说,网上每卖出10个农产品,就有2个来自浙江。

  数据的背后,是浙江省近年来率先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积极搭建“淘宝特色馆”等农产品销售平台的成功实践。“互联网+”完全超越时间和空间,星罗棋布的乡村连锁网点,形成了紧凑而有序的虚拟商业联合体,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降低了农村商业成本、扩大了农产品市场覆盖面。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让余姚杨梅、缙云土面、庆元香菇等地方特色农产品走俏网络,不仅促进了浙江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也使广大农民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信息互联带来生产方式大变革

  体验了VR技术,逛过网上商场,最后来看看信息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从农田到餐桌,物联网技术让“搞农业”变得越来越轻松。

  农博会上,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托普云农”)的展馆现场安上了超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农田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托普云农有关负责人向参观者演示了智能农业设备如何在全天候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四情”监测:“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是凭经验、靠感觉。现在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你就能知道瓜果蔬菜是不是该浇水了;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这些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准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在浙江铁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里,类似的物联网技术已经成功改变了铁皮石斛的种植方式。通过在温室里建智能化监控与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5000多平方米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厂房实现了用手机或电脑进行精准浇水施肥,每年至少能节省水肥成本25%,节约农药成本40%。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引导各地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越来越多的农场实施了水肥一体化、智能节水灌溉、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等精准化作业,施肥用药少了,品质产量提升了。截至今年10月,浙江省已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18个、面积516万亩。

  随着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他们对“农业+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模式有着迫切的需求。南浔的养鱼大户在鱼塘里安置温度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监测水产养殖环境,为鱼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调节生长周期;浙江美保龙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的母猪“吃喝拉撒”全由智能化的喂料供水系统说了算,养殖场里还安装了温控制系统,猪住得暖不暖和也不用人来操心;武义的家庭农场安上远程监控系统后,果园能自动完成灌溉、施肥、防雪、防风等多个农业生产环节。

  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农业+互联网”的模式已被农业经营主体运用到各个领域,他们成为了拥抱“农业+互联网”的主力军,助推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文章来源: 浙江农业信息网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