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量传统古村落沦为“空巢”与“弃巢”,乡愁逐渐遗失。
近年来,广东佛山市推动30个古村落活化,渐渐为众多“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古村落”找回遗失的乡愁。
自然生态修复:“乡愁”又回来了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烟桥村,四面环水,是珠三角典型水乡,自明朝开村以来,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因村若飞燕,初叫“燕桥”;清朝时建成木桥,因早晚雾锁,如烟雾绕,便有了“烟桥”之称。曾几何时,随着村民逐渐外出,古村渐渐衰败。
2012年起,九江镇正式启动对烟桥古村的活化工作。
启动之初,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认为古村活化工程是政府形象工程,与村民没有太大关系,也不能带来真正实惠。
而村民何德奋却有另一种想法。“古村活化是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历史文化,找回丢失的乡愁。”何德奋说,自己住的房子是兄弟们留下来的,如今兄弟们都外出谋生去了,“修缮老房子是为了让外出的兄弟们记住‘根’,留住儿时的回忆。”他决定自筹资金40多万元修缮祖居。
但在房屋风格上,他与家人发生了巨大争议。“我坚持按原有风格进行修缮,但老婆孩子都非常反对,她们要我建成现代化的别墅风格,认为青砖瓦房太老土。”何德奋说:“如果修建成现代别墅,就破坏了老村古貌。”最终,房子按何德奋的意见,保持与古村一致风格。
随着古村活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慕名前来观光的旅客增多,也给烟桥村带来了商机。
何德奋的家位于村口,一边是大榕树“一树成林”,一边是荷花盛开满池塘。去年,何德奋把自己的房子定名为“复古居”,并开设私房菜馆,让游客体验当地美食。“家常便饭,赏花听雨,来的人都叫好。”何德奋说:“兄弟们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在何德奋的带动下,烟桥村民开始自发参与到古村活化的队伍中。村里原有一座古木桥,早晚桥上水雾缭绕,十分优美。后为方便村民出入,把古木桥改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公路桥。启动古村活化后,村民又搜集齐当年建木桥的木板,拆掉水泥桥,重新修建古木桥,恢复了当年“长桥烟锁”的美景。
现在,烟桥古村越来越呈现宜居宜游的人文风情。2015年,古村游客约1.5万人次,比2014年增加50%。(记者 刘宏宇)